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刘二堡镇成人教育工作计划 第一篇:2011刘二堡镇成人教育工作计划2011刘二堡镇成人教育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成人文化教育,提高实用技术培训水平,真正为农民丰收,发家致富服务,全面提升农民、农民工生活水平。工作目标:1.加强镇村农校阵地建设,真正发挥村校作用,把农民教育工作做得更好。2.挖掘、发展、农民教育培训点,注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培训面力达70%以上。3.充分发挥县示范村农校的作用,再培养1——2所示范村农校。4.做好职工、农民工的岗位培训,办好中、初职预备班。5.完善各项工作迎接市级优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复评。工作任务:1.做好市级优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复评准备工作。2.加强农校的管理制度,强化村校的日常工作管理,坚持政治与业务学习制度,抓好镇农校的试验、示范推广项目。3.确定好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抓住重点项目,扩大经营生产,提高农民收入。4.抓好村农校的培训工作,根据各村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办出村农校特色。5.抓好村农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完善村农校档案的管理。6.具体措施:(一)典型引路,整体提高。1.结合本地实际,多渠道、多角度探索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2.抓住典型,以点带面开展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的精神做好培训工作,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3.加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培训面力争达到70%以上。4.以创建市优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契机,按照高标准组织实施农民技术培训,为农民丰产创收提供保证。5.积极调动村农校的培训力量,在全镇范围内做好村校教师的培训,让他们真正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让农民受益,为创建县示范村校及标准化村校打下坚实的基础。6.发挥各协会的作用,让种植、养殖等先进的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开展好各级各类培训。(二)强化管理,突出特色各村校积极做好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把农民教育工作列入议事议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实施,年末有总结,各村校做好培训的资料管理,各种培训记录详实,过程资料完整。凸显出各村农民教育工作特色。(三)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及培训1、发挥村校作用,适时做好季节性培训,狠抓青壮年劳动力的培训面。2、发挥镇农校的基地作用,围绕新市镇的中心工作,以产业调整结构为契机,以实验、示范、推广项目为依托,做好种、养殖的各种培训。3、做好实验推广项目,实验过程做好跟踪记录。4、通过实验、示范项目的推广搞好创收,真正起到农校的引领示范作用。5、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农校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6、发展休闲农业,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我们将根据我镇各村的实际特点,在发展农村经济、培育新农民方面,改变培训形式,让镇村两级村校教师多动脑筋,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把休闲农业做大做强。采用培训与辅导相结合,抓住重点农户,搞好试点,让他们尝到甜头,带动周边人群,吸引八方来客。“十二五”期间我们力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拓宽农民致富的思路,在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刘二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2011年3月第二篇: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工作计划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市教育局布置和相关要求,坚持以教育服务为宗旨,实施“教育富民工程”,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不断创新成人教育培训的模式和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企事业单位职工岗位培训及各类成人教育培训,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二、主要目标、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农民为主体,技能为本位,就业为导向,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结合本镇及周边乡镇产业优势和市场用工需求,对应往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开展订单、定向培训,适应培训对象的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培训者的工作技能。2、大力开展各类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岗位培训。与各有关部门、社区、村、企业合作,加强对各单位职工教育工作的协调指导工作,指导各单位(部门)制订全年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坚持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确保农村从业人员培训率达50%以上。、积极开展创业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民创业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突出以农村党员干部为重点,全面关心自主创业人员的培训与培养,着力为农村培养一批基层党员干部和中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积极开展企业中职教育。加强我镇范围的各企业职工的学历教育,不断提高职工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特别是岁以下青壮年职工要逐步达到高中

努力****幻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