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乡镇党内激励帮扶机制 第一篇:2011乡镇党内激励帮扶机制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心爱护老党员、病残及生活困难党员,有效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党内关怀工作,促进党内和谐,不断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机制。第二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始终尊重党员、爱护党员、依靠党员,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政治、工作和生活环境。第三条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并重,切实解决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荣誉感,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第四条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困难群众有机统一。通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第五条纳入关怀帮扶范围的党员是指生产、生活确实困难的党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重点帮扶对象:(1)低于本地平均生活水平的;(2)已纳入低保的;(3)因病因灾致贫的。第二章党内激励关怀制度第六条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乡直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之间、乡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及上级党委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进行谈话,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第七条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体现党组织的温暖。第八条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第九条要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党支部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第三章党内帮扶制度第十条结合党内年报统计,建立党员统计台帐,特别是对生活困难党员、鳏寡孤独党员、老弱病残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要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分类建立统计台帐,为党内开展结对联系、扶贫帮困、生活救助等提供准确的信息,确保弱势群体党员始终处在组织的关爱之中。第十一条要积极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结对帮扶、党员志愿者行动等活动,通过日常的关怀帮助,使困难党员始终处在党组织的关爱之中。要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做到每名困难党员至少有一名党员进行帮扶。第四章组织管理第十二条为了切实加强党内关怀、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乡党内关怀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定期研究解决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有关问题。第十三条要切实加强对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将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落实情况纳入党组织目标考核。第十四条及时总结和宣传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大力弘扬党内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积极营造共同关心、参与党内关怀帮扶工作的氛围,努力形成党内团结和谐,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局面。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机制如与上级有关规定不相符合的,以上级有关规定为准。第十六条本机制由中共乡镇乡委员会负责解释。第十七条本机制自下发之日起施行。第二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激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近年来,XX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狠抓落实,发挥党内关爱的社会影响力,确保党内关爱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努力使基层党干部在个人利益上有保障,工作上有激情,前进上有动力,后顾时无忧虑。一、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现状XX区现有党总支部25个,党支部366个,党员8275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1874人,占全区党员总数22.65%;农村党员1052人,占全区党员总数12.71%;60岁以上的农村老党员277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6.33%;行政村32条,村“两委”干部207名,社区38个,社区“两委”干部330名。基层党员在我区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党员干部队伍一此党员干部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效率低;也有个别党员因年老、体弱、多病,生活需要照顾。二、主要做法为了体现党对党员的关心和爱护,我区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建立起措施有效、保障有力的长效机制,做到政治上激励、思想上关心、精神上关怀、物质上保障,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激发了广大党员对基层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具

邻家****曼玉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