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届毕业德育答辩安排 第一篇:2011届毕业德育答辩安排材料学院关于在2011届毕业生中开展综合素质答辩的通知学院2011届毕业生:为进一步推进我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展示毕业生综合素质,经学院研究,继续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综合素质答辩(也称德育答辩),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关于论文1.所有2011届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必须在2011年5月20日之前完成一篇论文;2.论文主题:大学〃青春〃人生;(具体题目自拟)3.主要内容:回顾总结大学学习生活、人生感悟、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4.论文要求:正文2000-3000字,打印;5.格式:封面信息(论文题目、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正文,致谢等;6.上交要求:纸质打印稿和电子文档各1份。二、论文评审:德育答辩委员会组织专门人员对论文进行评审三、答辩安排1.各班级、研究生先进行全体答辩,具体由辅导员、班主任组织安排。2.学院答辩学生范围:获得河南省优秀毕业生称号、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从校级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或党员、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和获得国家奖助学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中随机选取部分学生;班级答辩优秀或自愿申请答辩的学生。参加院级答辩学生总比例约为15%。3.每位参加答辩的学生需准备5分钟口头答辩稿,要求使用PPT文件(由于时间限制,建议PPT幻灯数量不超过10张);4.每次问辩2-3个问题,需马上回答(参加观听的学生也可提问);5.答辩委员会主要由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等老师组成;6.德育答辩成绩由现实表现、论文成绩以及交流答辩等几部分组成。7.德育答辩成绩在毕业前最后一次奖学金评定中参照院级活动获奖加德育分,但不影响学生正常毕业。8.时间:2011年5月底9.地点:另行通知四、综合成绩评定(参考)1.PPT10分;2.论文30分;3.口头陈述、时间掌控、文明礼仪等表现30分;4.回答问题30分。五、学院成立2011届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领导小组和答辩委员会,名单如下:1.领导小组名单组长:欧阳文峰副组长:郭学锋成员:张建新李旭升朱伶俐黄光许任晓利邱莎莎吴文荣2.答辩委员会名单主席:欧阳文峰副主席:郭学锋委员:张建新曹新鑫李旭升朱伶俐邢宝林吴文荣罗树琼杨雷王李波刘豫刘小星历长云王有超路阳马名杰黄光许任晓利邱莎莎程东锋秘书:李旭升吴文荣邢宝林(兼)六、具体日程安排计划(暂定)1.1月召开动员大会,布置安排工作2.1月-5月学生撰写论文3.5月20日交论文(各班将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统一收齐,交辅导员老师)4.5月21-23日班级答辩5.5月24日申请答辩(自愿申请院级答辩的同学可向学院答辩委员会书面申请答辩,书面申请交辅导员老师)6.5月25日公布答辩学生名单7.5月26日召开答辩学生会议8.5月30日-5月31日论文评审、院级答辩七、其它说明1.鼓励毕业班同学以及低年级同学参加观听答辩会;2.根据实际情况,学院或将从优秀论文中挑选出一批集结成册,永久留存并发给当年入学的大一新生。3.活动宣传口号:“文明离校德育先行”;“用自己的心灵总结四年的生命,为四年划上圆满的句号,为未来留下宝贵的财富”。材料学院2010年12月20日第二篇:中北大学软届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安排中北大学软件学院2010届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安排德育答辩是全面检验学生大学期间的德育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完善大学德育体系以及评价标准的有效措施。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按照学校要求,根据我院实际,我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组织机构学院成立了“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领导组”负责答辩工作,具体成员如下:组长:赵树森宋文爱副组长:各基地主要负责人成员:各班班主任德育答辩办公室设在各个基地和学院学生科二、程序安排(一)组织准备阶段:(5月26日~6月9日)1、按专业成立“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组”,具体领导本专业德育答辩及其它相关事宜,安排班主任为学生德育答辩工作的指导教师。2、要求全体毕业生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对自己二年的大学生活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总结,按学院统一规定撰写德育总结材料,并按要求打印装订。(二)德育总结材料评阅阶段:(6月10~6月17日)学生将书面总结提交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对毕业生德育总结材料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三)答辩活动阶段:(6月18~6月23日)以班为单位,组织毕业生参加“德育答辩”。“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组”安排评委听取学生陈述、严格进行评审。答辩过程中,评审委员对每位毕业生个人总结及答辩时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达到进一步引导教育学生的目的。其他同学也可就思想、道德、心理等诸方面向答辩人提问。(四)答辩活动总结

思洁****爱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