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信息技术课小班化教学实践反思.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4.8万字
约82页
0
6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信息技术课小班化教学实践反思.docx

2012信息技术课小班化教学实践反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信息技术课小班化教学实践反思

第一篇:2012信息技术课小班化教学实践反思信息技术课小班化教学实践反思技术组张玉波2012-8-16【摘要】小班化教学日渐成为一种学校教育的趋势,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与爱护,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这就需要教育者创设情境,提供环境与条件。小班化就给了能实现这一切的基本条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推行小班化教学,效果尤其显著,特别是师生互动与反馈更加自然和富有成效,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加宽容的发展,学习过程的枯燥变成了追求解决问题的快感。【关键词】小班化信息技术互动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是源自17世纪夸美纽斯的理论论述。这种授课方式便于大规模教学,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点。班级授课实际可分为大班制授课和小班化授课。应该说过去受国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大班化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和无奈的方式,其优缺点也见诸很多论文专著,不再赘述。而在当下,小班化教学早已成为发达国家教学的主流模式,我们国家现在的社会环境已逐渐凸显小班化教学的良好时机。小班化教学指的是能对学生提供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它在缩小班级教学规模的基础上,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班级教学模式。我们二中分校,实施小班化教学两年来,其对学生的成效愈加突出。在信息技术课上,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堂的受关注面大大扩大,基本可以做到全纳;课堂上双边活动明显增多增强;因材施教有了天然的土壤和空间,不再是一句空话。下面就信息技术课在实行小班化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效谈一点反思。一、使关注每一个学生成为可能。班级人数的减少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为可能。目前我校班级学生数量一般在30人上下,这使得教师的精力可以兼顾到更多的学生。以预习反馈环节为例,在以往的大班化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每一位或者大多数学生的预习情况几乎是一句空话。在小班化环境下,课前布置预习任务,给出几个思考问题,在课堂上针对相关问题可以做到逐人或逐组(可以小到两人一组)检查,这样的覆盖面令学生感觉到被关注和一定的“压力”,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产生的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比较好的杜绝了“漏网之鱼”的侥幸心理。并且这种大范围的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还带了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直观的了解学生对本堂内容已掌握情况,因此做到在课堂上针对个别学生的差异做出合理的授课安排,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和差异教学。这里特别要指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对预习任务的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比以往大班化教学要做更加精心的准备。在课堂教学预设上,要准备多套不同的预案,根据课堂对预习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对有突出问题的个别学生,可以单独交流指导,避免了满堂灌和一刀切。二、使关注每一小组的活动成为可能刚实行小班化教学时,还是按照大班化思维将学生分成六至八人一组,每班分五六个组。结果发现实际在机房里上课的分组学习效果并没有什么显著提升。后面观察了几节课发现了问题。现在虽然学生总数减少接近一半,但这种惯性分组带来的问题和大班化条件下没有分别,由于每组人员过多,导致浑水摸鱼和“吃闲饭”的现象依旧存在,并且由于机房硬件摆放的限制,这种分组将小班化优势消化怠尽。问题找出来了,接着进行了调整。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减少每组人数且不固定,每组少则两人,多则两三人;二是智能互补。每组人数少了,交流的对象易于集中,消除受冷落或吃闲饭现象。智能互补,则是根据前面几堂课的观察将信息技术水平高的与低的组合(一定注意不一定是数理化水平高或低的),这样可以起到带动和模范作用。研究表明,同伴的影响和教育要比教师对一个学生的影响可能大得多。激励的作用要全面发挥,让每个组的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这种激励的存在,哪怕不具体点谁的名字,他或她也能感觉到。比如在讲高中选修《网络技术基础》的网页制作一章时,充分发挥学生优势互补的作用,这里小组中有的美术功底较强,有的网页加工有特长,有的网站规划是强项,给各小组下达网站制作任务,给予多个题目自由选择,完成后拿出一节课展评,让每组的同学上台五分钟演讲,既展示了自己又关注了他人,实践证明这样的效果很好,学生参与度和热情都很高,有不少同学因此喜欢上的网页制作。三、使充分的双边活动与反馈成为可能双边活动与反馈主要指的是师生间的。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就是与学生的互动,在一问一答之间,使学生掌握知识,达到控制课堂节奏促成教学成果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应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预设课堂可能的生成问题,有的放矢,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质疑,就是最终目标。如在讲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时,如果直接让学生看书去背那些技巧,效果肯定很糟糕,学生的兴趣肯定全无。但是如果换一种思路,针对每一种搜索技巧创设问题情境,从实际应用需求着手,相信学生的兴趣就会很大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12信息技术课小班化教学实践反思

文档大小:6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