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暑假升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第一篇:2012年暑假升初一数学教学计划2012年暑假升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一、数(一)1、复习小学知识:(1)正数、负数(具体所代表的含义)、零(2)整数、分数、小数(基本性质)2、延生到初一新知识:(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2)认识数轴,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3、做练习,有不明白的可以问,讲练习本次课加入的趣味数学:一位数*9,用十个手指头怎么表示式子和结果二、数(二)1、小学知识巩固(1)自然数(2)因数、倍数、质数、合数2、接触初一新知识:(1)相反数(2)绝对值3、有不明白的可以问,一起做练习本次课加入的趣味数学:两位数*9,用十个手指头怎么表示式子和结果三、数(三)1、详细讲解上节课做的练习,并同时复习知识点(这么多种类的数,初学者容易混淆)掌握解题规律和方法2、复习整数、分数(有同分母和异分母的)、小数比较大小3、加入新学的数的种类后比较大小4、做练习,讲练习本次课加入的趣味数学:一位数*9,两位数*9一起玩四、计算1、复习巩固小学知识:(1)加减乘除各部分关系(2)四则运算顺序、定律2、学习初一新知识:有理数的加减法(注意符号)3、做练习,讲练习本次课加入的趣味数学:猜数学谜语五、量与计量小学知识量与计量的总结,为初中打好基础(1)量的名称: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重量(2)量的进率:弄清楚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十进率、百进率等)(3)单位的换算练习并讲解本次课加入的趣味数学:个位为5的两个相同两位数相乘六、比与比的应用小学知识比与比例的总结和扩展应用题,为初中打好牢固的基础(1)比的意义、性质;求比值、化简比(2)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拓展的特实用知识)本次课加入的趣味数学:“十位相同,个位相加为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七、比例(1)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本次课加入的趣味数学:“十位相同,个位相加为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八、比与比例复习,比例的应用(1)复习七天前上课的比与比例(2)比例尺(3)用比例的方法解应用题本次课加入的趣味数学:多种平面图形(三角形、平行线、圆)构思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例如等式,机器人的头等九、方程1、复习巩固(1)概念(2)解方程的方法2、延伸到初一新知识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去括号与去分母本次课加入的趣味数学:“个位相同,十位相加为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十、一元一次方程综合练习与应用题解法应用题:1、设未知数:(1)问什么就设什么(2)设题目里边“比”“是”等字后面那个数量为X2、找等量关系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1)找准数量“1”(2)用线段图辅助分析列式本次课加入的趣味数学:“个位相同,十位相加为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十一十二、空间与图形(两次课)1平面图形:角、三角形、四边形、圆图形的周长面积(公式、方法)2、空间立体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特征、性质表面积、体积(公式、方法)本次课加入的趣味数学:玩前面的趣味数学,看谁还记得准十三十四、初一第一章整章内容(两次课)1、复习:有理数的认识;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比较大小;有理数的加减法2、新学预习: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方3、总结本次课加入的趣味数学:玩前面的趣味数学十五、趣味数学汇总竞赛1、汇总我们学过的趣味数学2、规定时间内做题,看谁做得又多又正确3、评奖(等级不同个个都有奖励)小学进入初中是个转折点,知识有联系,但是更加深入,复杂。担心如果上新内容的时候全是新内容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激情,所以边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并加一点点难,而加难的这点就是初中要学习的知识,最后再复习学习一下初中的第一章就是他们到初中后开始要学的内容,期望已经接触过的知识,给他们到初中学校的时候带来更多的信心与希望。第二篇:初一升初二暑期数学教学计划初一升初二暑期教学计划如果把初中比作一座高楼,那么初一就是基石,初二是关键,初三时收工.基石打好了,这座楼才可能稳固不倒,关键做好了,这座楼才能挺立,收工做好了,这座楼才能称做完美,所以,对于初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不容忽视的.那么作为从基石到关键的初一升初二,学生更是不能小视.如果你初一这块基石没有打好,或者你想看看初二的关键是什么,那么,这个暑假就该好好利用了,想不输在起跑线上吗?那么跟着我一起来吧.以下是我制订的初一升初二暑期教学计划表.适合学生1、想利用暑假充实知识,为初二数学学习做好准备的学生;2、想利用暑假巩固强化学习基础,并进一步提升数学学习成绩的学生3、课内知识、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需要查漏补缺和巩固提高的学生;4、希望强化课内数学知识,需要进一步获得拔高突破的学生;5、适合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总会出现知识点错误的学生.课程目的:1、把握课程重难点,做好知识衔接,帮助学生精确把握课程重点,快速突破课程难点。

雨巷****怡轩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