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材料7(范文大全).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1.7万字
约30页
0
3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材料7(范文大全).docx

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材料7(范文大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材料7(范文大全)

第一篇: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材料7中考语文复习备考方法与困惑各位领导、老师们好:在座的有很多老朋友,也有不少新面孔。但对于今天交流的话题来说,应该是老生常谈了。就像有不少人问咱们当教师的年年都只教那些课文,是不是不用备课就行呀?我对这样的问题只能是淡然笑过,怎么会呢?请问各位,是不是不用备课就能上课?我做不到这样的境界,假若让我备一节课(同样的课),今天的和明天的一定不同,今年的和去年的更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是边走边思,同样的中考年年如此,但究竟该怎样的变化,全在于我们各位的思考和力行吧!现就我校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的工作与大家共商互勉。一、复习计划第一轮2月13日—3月30日约50课时课本复习第二轮4月2日—5月18日约50课时专题复习第三轮5月21日—6月22日约30课时模拟训练二、怎样渗透考点(复习内容及方法)第一轮复习就是充分利用教材,落实渗透中考各项考点。第一轮的复习基本上对中考成败来说起决定性作用。教材是我们考点教学的范本,所有的考点落实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基准点,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教材教,鉴于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经过教师进一步点拨,力争做到的是让学生不会的要会,遗忘的要记起,知其然的还要懂其所以然。这样扣教材教的同时,节约了我们教师的大量时间,也降低了学生读新课文(理解内容)的难度,也更有效的提高了考点渗透的效率度(即解题的方法)。因此我们整合了教材内容进行第一轮复习,共分为六大板块:第一板块:字词(音形义三方面)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调整,每周2个单元的字词整理。(包括易错字,形近字,多音字)归类检测,小组过关达标。第二板块:现代文阅读。七年级以《春》、《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老王》、《藤野先生》、《爸爸的花儿落了》这样两类写景、写人类记叙文落实记叙文的15个考点。八年级以《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为例落实说明文的10个考点。九年级以《敬业与乐业》、《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为例落实议论文8个考点。第三板块:16篇凡课标内文言文篇篇落实背诵及名句默写。从文字知识积累、课文内容理解、文体写作特点、主旨思想拓展与探究进行多角度检测与拔高。第四板块:诗歌赏析。34首诗词篇篇要求背诵赏析及默写。从诗词内容理解、主旨把握、名句赏析三角度渗透中考诗歌鉴赏考点。第五板块:名著阅读及综合实践,教师收集资料、整理素材,印发给学生,以资料形式反复体悟,以考题的形式适时反馈。第六板块:作文教学。以中考试题的形式,坚持每周一文,讲、练、评三结合。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的提高,由课内转向课外,分专题进行专项训练,紧扣第一轮复习上各项考点的渗透要求:思路的点拨、考题格式、语言规范等,力争通过第二轮训练后,针对学生解题技巧要有较明显提高。教师在讲评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做题习惯及总结答题方法技巧。第三轮复习,重在模拟考试,以训练学生应试心态,养成良好应考习惯。老师评讲试卷过程中,要详细洞察学生得失分的原因,并根据学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成绩,成就自己的劳动付出。三、复习模式(怎样落实考点)群策群力,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九年级的全体语文组员团结协作,坚持集体研讨,共商中考大计!把每一个考点都进行书面整理,包括思路点拨、语言组织模式,及考题的要点整合逐一进行梳理。记叙文复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先把考点梳理为15条(不再一一详述)但是针对这15个考点,教师首先都做了详细而具体的注解。例如结合具体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爸爸的花儿落了》写事记叙文,落实其中8项考点分别是,1.题目的含义及作用,2.概括文章内容,3.概括文章主旨,4.开头段的作用,5.景物描写的作用,6.揣摩人物的心理,7.分析人物形象,8.插叙的作用。教师根据第一课时考点梳理的要求,结合具体实际,对每一个考点进行强化、落实、巩固、提高。学生在这样方法指导---实例结合---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下反复训练,有明显提高。如怎样把握考题思路,能怎样分层次组织语言,做到较完整的整合答案,使学生明白得分的要点,及失分的原因。这也就是我再次要说的用教材教吧!当然,我们也会明白的告诉学生,现代文部分课内文段基本不涉及,教师教给你的不是答案而是寻找答案的方法。但是课本决不能是“样板”和“例子”,针对文言文和古诗词的中考考点渗透,本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原则,逐字逐句的落实、检测与反馈,我也听了不少的中考复习课,大部分课堂上都有考点链接这一环节,但究竟怎么链接?做的较好的是出题(或拿来一些考题练习)。或许是课堂时间有限,很少看到教师有当堂反馈的情况,我觉得学生不能只知道有这样的题而已,究竟怎么办,因为教师没有详细的反馈,学生还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让答案更完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材料7(范文大全)

文档大小:3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