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2012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淄博市工作报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关键要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要积极抢抓机遇,切实加强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准确把握在全省“一体两翼”发展布局中的定位,努力拓展科学发展的新空间。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深入实施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标准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方向,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培育壮大畜牧、林果、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有机农产品基地品牌。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植壮大100家重点龙头企业,提升农业竞争力。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抓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市主要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标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推进大中型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完善提高“村村通”工程。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坚持城乡发展规划“一张图”,科学调整镇村布局,突出发展中心镇、城镇组团和中心村,积极稳妥地推进“合村并居”,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形成一批富有实力的中心镇和特色鲜明的农村社区。突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道路硬化等实际问题,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全面落实农村各项政策。巩固、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建立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向“三农”倾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农业政策保险实施范围。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库区移民等工作。二、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按照全省“一体两翼”发展布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努力打造现代化工业名城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要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设高水平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经过五年努力,使石油化工、机电装备、新材料产业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500亿元、1100亿元、1000亿元规模,精细化工、信息、医药产业分别达到8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规模。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对机电、纺织、冶金、建材、轻工等传统产业普遍进行改造,力争完成技改投入1500亿元以上,使规模以上企业7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能耗和污染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整合要素资源,集中支持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组织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12个重点经济园区的产业聚集作用,逐步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制定重点发展、限制发展和加快转移的产业、产品、技术和生产装备目录,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电力工业“上大压小”任务,新上先进环保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00万千瓦以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方向,加强规划引导,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强化重点城区、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三大载体”建设,力争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突出发展物流、信息、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先进制造业拓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提升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和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信息服务,把“一卡通”作为民心工程加快实施。大力支持金融、保险业发展,拓展商务服务发展空间。推动传统商贸流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发展一批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和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培育提升文化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加大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突出特色,建设旅游精品工程,提升淄博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

努力****南绿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