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苏教版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第一篇:2012苏教版数学第八单元教案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执笔人:周文宇执笔时间:2012、9教材分析:1、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用10以内的加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是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三是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减和加减混合运算。2、学习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它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为以后的学习切实打好基础。3、得数在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中采取的是:以学习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合起来”的感性经验建立加法的初步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去掉一些”的感性经验建立减法的初步概念。教材有计划地安排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再到“一图四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4、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各有大量例题,让学生通过学习例题,应用所学的数学方法,主动探索其他算式的计算。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习方法发生较大变化。教学目标: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式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课时安排:5以内的加法1课时5以内的减法1课时有关0的加减法1课时练习51课时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得数是6、7的加法1课时6、7减几1课时练习61课时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1课时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1课时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1课时练习七1课时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1课时求未知加数1课时练习八1课时连加、连减1课时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练习91课时复习2课时丰收的果园1课时第一课时:5以内的加法教学内容:教科书44-4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游戏:快速抢答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可以分成()和21和()合成23可以分成()和24和1合成()二、知识探索谈话:开学了,校园里开了很多的花,一群小朋友为了能使这些花开的更鲜艳,拿着水壶前来浇花。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来了哪些小朋友?(出示挂图)1、看图,先让学生表述题意:3个同学在浇水,又走来2人,一共有5人。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上。2、告诉学生,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3、教学加号、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3+2=5教读:3加2等于5谈话:“+”的名字叫做“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4、教学例2,让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体验计算方法.例题是两幅内容连续的图,要让学生明白图意,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2+1表示什么意思?体会1位小朋友和2位小朋友走到一起是3位小朋友,要用1+2计算.三、知识巩固“想想做做”要让学生自己看图,讨论、交流,或者通过学具操作,学习其余的一些加法算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对于实际问题,要重视让学生说一说图意,相互交流,并列出算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1、“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小动物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2)出示图2(小兔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2、“想想做做”第2题。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同桌学生合作,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在书上填得数。集体订正。纠正错误,对学生加以鼓励。3、“想想做做”第3题。(1)出示加法算式:4+1=,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四、拓展应用,提高能力1、“想想做做”第4题。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和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1)出示图1。学生列加法算式,说含义。(2)根据图2、图3的意思,学生在书上完成。(3)集体订正。2、“想想做做”第5题。请学生算一算再

森林****来了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