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一教案 第一篇:2013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一教案练习十一林则徐小学林雪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练习十一。教学目标:1、2、3、通过练习巩固熟练掌握1-5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乘法口诀的计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1、边画边说口诀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练习,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现在来看看第一题,谁能告诉老师它们在干什么?生:它们在跳格子。师:嗯,非常好,它们的确在跳格子,那我们先来看看小青蛙跳了几个格子?全:小青蛙跳了两个。师:没错,小青蛙它只能跳两个个子,现在我们把后面的格子给它补充画好,那老师这样画可以吗?(故意画错)生:不可以,要两格,两格的画。师:真棒,那我们应该画在哪里?生:4师:那你们能说出得数是4的乘法口诀吗?全:能,二二得四。师: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边画边读后面的口诀。全:二四得八,二五一十。师:嗯,读的真好。现在我们从2开始再读一遍。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这是关于什么的乘法口诀?生:2的乘法口诀师:回答的真好,没错,这是关于2的乘法口诀。师:看到小青蛙跳了两格,小兔子不服气了,它也跳了,它跳了几格呢?生:3格师:没错,它呀只能跳3格,现在我们跟刚才一样,每画3格说一个乘法口诀。师:你们真的太厉害了。真棒,那这是关于什么的乘法口诀?全:3的乘法口诀师:每错,这是关于3的乘法口诀。师:小袋鼠看到前面的都跳了,它也不服气,跟着也跳了几格?全:5格师:对了,它跳了5格,也只能跳5格,那我们现在每5格说一句口诀。2、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师:老师请表现好的同学来说,我来写。二三得六的乘法算式是?生:2x3=6或3x2=6师:四五二十的乘法算式是?生:4x5=20或5x4=20师:一二得二的乘法算式是?生:1x2=2或2x1=23、师:我们来开小火车,横的读。老师来写。师:从这两行算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乘法变成加法,除了4以外,它们的得数就不一样了。师:没错,4是比较特殊的。4、师: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信息?生:每行有4个,一共4行。师:那它的算式是?口诀是?生:4x4=16口诀是四四十六师:非常好,还有没有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生:每列有4个,一共4列。它的算式也是4x4=16,口诀也是四四十六。师:你真棒!这道题不管怎么看都每行每列都是4.5、连出小动物的过河路线师:我们先来看看每只小动物的身上都有哪些数字?师:那我们看看河中的石头里的算式或乘法口诀分别与哪个数有关?师:那我们要怎么连路线?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连得?(错误的和正确的拿上来)师:(错误的)这样连可不可以?全:不可以。师:为什么?生:因为那样不能过河了。师:没错,这样就不是路线了。师:(正确的)这样的可以吗?生:可以。因为是路线。师:那我们看看她连对了没?生:对了。6、7、师:你们来念,我来写。8、师:我们来看一下,1个秋千坐2个人,2个秋千坐(全:4)人,3个秋千坐(全:6)人,4个秋千坐(生:8)人。师:你能分别说出它们对应的口诀吗?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教案苏教版练习十三教学内容:教材的练习十三。教学三维目标:1、在现实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合作的乐趣。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背9的乘法口诀。2、师生对口令。3、生生对口令。让学生仿照教师的出题方式让同桌对口令、背口诀。4、第2题,让学生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看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二、综合练习1、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小结:比较的方法有好几种,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判断,也可以在一个乘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另一个乘数的大小来判断等等。三、解决实际问题1、第5题请学生读题后联系情境图中的信息进行思考,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完成后组织学生比较这几道的思考过程。四、课堂总结。谈话:在计算乘、除法的时候,要仔细看清数字,选择正确的乘法口诀。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五、作业布置:练习十三第3题。课后反思: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教案苏教版练习三教学内容:练习三,教科书第16—17页。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认识多边形的形状,了解多边形的名称与边数的关系。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同学们,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一只****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