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级《高等数学BII》考试大纲 第一篇:2012级《高等数学BII》考试大纲2012级《高等数学BII》考试大纲一、考试时间(统一):19周(具体时间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二、考试题型与分数分布:(主:客=6:4)1)单项选择题(4分×5个=20分)2)填空题(4分×5个=20分)、3)计算题(10分×3个=30分)4)证明题(10分×1个=10分)、5)综合题(10分×2个=20分)三、考试重点与分数分布(满分100分):1)第六章与第七章大约占12分;2)第八章大约占8分;3)第九章大约占34分(重点);4)第十章大约占15分;5)第十一章大约占13分;6)第十二章大约占18分。四、考试内容、重点问题与方法:1、第六章:定积分的几何应用(平面图形面积与旋转体的体积,也可用二、三重积分计算)。2、第七章:一阶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齐次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全微分方程);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或非齐次的)微分方程。3、八章:向量线性运算及数量积与向量积;空间直线与平面的方程以及空间曲面与空间曲线的方程等等。4、第九章(重点):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二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性质与关系;多元(复合的,抽象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由三元方程所确定的二元隐函数的一阶偏导数的求法;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条件极值,以及多元函数的最值等等。5、第十章: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重点);重积分在几何与物理方面的应用(如:曲面面积、质量,质心坐标,转动惯量等等)。6、第十一章: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及计算,格林(Green)公式(重点),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二元函数全微分的原函数,两类曲面积分的性质及计算;高斯(Gauss)公式(重点)。7、第十二章:常数项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概念;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级数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敛散性;正项级数审敛法与交错级数审敛法;一般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判断法。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指开区间)和收敛域的求法;幂级数在其收敛域内的基本性质,幂级数在收敛域内的和函数求法;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方法(重点);以及某些常数项级数的和的计算。高等数学教学部第二篇:《高等数学》考试大纲《高等数学》考试大纲――各专业(工科及管理类专业)适用1.极限与连续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和性质,函数的左、右极限概念,无穷小的概念及性质,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准则与两个重要极限,利用存在准则1及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及运算,函数间断点及其分类,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利用初等函数的连续性求极限,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2.导数与微分导数的概念,几何意义,可导与连续的关系,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反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隐函数的求导方法,对数求导法,高阶导数及其计算。微分的概念,微分基本公式,微分运算法则,微分形式不变性,微分的计算。3.中值定理及其导数应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利用洛必塔(罗彼塔)法则求极限。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函数单调区间的求法及利用单调性证明不等式,函数取极值的判别法及极值求法,函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求法,最值应用。曲线的凹(上凹)、凸(下凹)的判别法,曲线凹(上凹)、凸(下凹)区间及拐点的求法。4.不定积分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不定积分的第一、第二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简单有理函数及无理函数的不定积分求法。5.定积分定积分概念和性质,变上限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6.定积分应用平面图形面积及旋转体体积的求法。教材:1、高等数学上:第一章至第六章,第五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高等数学上:第一章至第六章,第六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经济应用数学系列教材-微积分:第一章至第六章,修订本,赵树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篇:高等数学专升本考试大纲湖南工学院“专升本”基础课考试大纲《高等数学》考试大纲总要求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有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推理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方法和运算分为“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

书錦****b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