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年龙口市校长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第一篇:2013年龙口市校长读书随笔征文大赛2013年龙口市校长读书随笔征文大赛做一名手中有法的“懒”教师---《这样教书不累人》的学习心得工作单位:龙口市七甲中学周爱娟邮箱:zhouaijuan123@163.com联系电话:***作为一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我非常理解当今教师的辛苦。但问题是:我们的忙碌是否都有意义和必要?教师难道就真的不能过一种轻松完整的幸福教育生活吗?“焦头烂额”不应是教师生活的常态。全国知名班主任郑学志老师说:“累,一定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阅读了《这样教书不累人》走进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心境豁然开朗,宛如心灵的漫步。我深深地感悟到:“偷懒”的技术和艺术,其实就是教书育人的技术和艺术。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本领,掌握良好的方法,我们才能真正走向“偷懒”的至高境界——“稳坐中军帐,笑看风云起”。一、“懒惰”的教师是练出来的魏书生说过,学生能做的事,我决不自己做——我是一个懒人。我十分憧憬做这样一个“懒惰”的教师,享受轻松愉悦的教学生活。其实,“懒”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内在动力。做一个“懒惰”的教师,不是简单地对学生放任不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讲策略,重技巧。一位教授曾说:“名师”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会偷懒,会装傻,会踢球。初看这些见解,有些疑惑,但细细一想,这种说法又不无道理,特别是“会偷懒”,的确是我们老师应该学会的一门教学艺术。1、在学生能自主学习时,会“偷懒”。课堂上,教师不要讲得太勤快,把问题抛给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交流探索,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如此,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师既偷了懒,又完成了教学任务。2、在学生能自主管理时,会“踢球”。事必躬亲,事无巨细,未必是一件好事。教师的一些日常管理工作可以“踢”给学生。例如,值日卫生是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我在开学第一天就将学生分组,安排具体工作。小组长履行管理与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班级和包干区的卫生再也不用我过问了。3、在学生能自主讲解时,会“装傻”。要做“懒惰”的教师,必须做到: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想到的,教师不代替。在教学中,可以培养一些优秀的“小老师”,教师只要“装傻”,做一名耐心倾听的临时学生。在学生讲得不太完善的地方,让其他学生来补充,教师只需要稍加点拨。长期坚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逐步提高,教师也会成为一个轻松的“懒人”。二、“懒惰”的教师是“哄”出来的这里所说的“哄”学生,并不是去欺骗学生,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学生的优点,将这些闪光点有意放大,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1、夸一夸学生。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说:“关键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你的一生。”教师应该多说些激励的话语,让学生的脸上绽放自信的笑容。一个微笑、一声赞美、一阵掌声、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都可以让学生自信满满。2、评一评作品。教师要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评比活动,让学生做一做、评一评。如评选年级、班级小画家,评选博客“达人”、电子邮件快递员等。也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贴在教室一角,让学生相互欣赏。在合作中进步,在竞争中前进,通过师生对作品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3、选一选榜样。榜样是最好的宣传、最好的激励,尤其当榜样就在学生们身边的时候。教师可以选出一些榜样,如电脑高手、小画家等,这些榜样一方面会带领周围同学一同进步,另一方面可以帮教师分担很多事情。三、“懒惰”的教师是做出来的课堂上“懒惰”的教师,课下必定是一个勤奋的教师。做一个课下勤快、课上“懒惰”的教师,不是简单地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教师却无事可做。教师应该做好幕后导演,为学生的“舞台”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则有了更多观察、了解学生的时间,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更好地调控课堂。“懒惰”的真谛就是把学生推到前台,教师隐到后台,把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还给学生。“懒惰”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懒惰”是用智慧寻找捷径,事半功倍。也就是说,思想上的懒惰才是不可饶恕的。懒字勤为先,才能懒出境界。想法和做法决定你的活法。只有从忙忙碌碌中解脱出来,你才会有时间去思考未来,才有闲暇提高生活的品质,享受人生的快乐,活得才更有意义。第二篇:校长读书征文大赛2013年龙口市校长读书随笔征文大赛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七甲学校王在兵jjg1234567@126.com13793593124读了冯恩洪校长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感悟很深,对我触动很大。冯校长告诉我们:在三尺讲台上,我们同样可以品味一流人

书生****a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