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一班德育总结.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1.7万字
约31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一班德育总结.docx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一班德育总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一班德育总结

第一篇: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一班德育总结小红花”奖励法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高秀芹在我三十年的小学低年级教育教学中,所任班级的教育教学成绩优秀,且学生的行为习惯、品德良好,学生的整体素质优秀。通过这三十年的工作经验得出:学习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师生是情感主体的两个方面,情感激励是激励学生兴趣的主要措施、激励有语言激励和奖品激励两种方式,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我对“激励”的理解是:激励,即激发、鼓励,给人奋发向上的动力。在教学工作中,它是教学的一种方式,与所教学的内容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从另一个方面分析,教师的激励是外因,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和生活的动力。例如:在我的工作时间里,我体验到了“小红花”激励法的好处。用“小红花”成功地使学生爱劳动了,用“小红花”成功地使学生爱主动读书学习了,爱帮助同学了,能主动遵守学校和班内的规章制度了,能帮家长做家务了,知道关心父母了„„当然在以上的工作过程中,奖品激励这种方式要讲究艺术。如:在什么时候奖励?用什么时候奖励?怎样奖励?等等,都要选择好时机和场合。如:老师在检查小组值日工作情况时,对于好的口头表扬,对于不好的提出要求,如果这时对表现不好的同学没有效果时,老师可选择评比后发小红花了。并且是在班会上总结发放。这样做对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都有很大的帮组。再如:班上总有少部分学生不爱改作业上的错题,老师经常进行阶段的总结,对改错题的改全对的认真的同学奖小红花,累计得五个小红花的换发一张喜报。用这种奖励方式,学生能改掉不改错题的习惯了。当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做了很多管理、教育学生的工作,以上讲的“小红花”激励法只是工作中的一个细节,但是这个细节的工作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孩子他们不懂大的道理,那么“小红花”这样直观现实的教育和激励能唤起他们的荣誉感和追求近期的工作学习目标,能激发他们做事情的浓厚兴趣,有了兴趣干什么都可能是成功的。让孩子在幼儿园中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和幼儿教育一直追求的境界。我们的老师在一日活动中经常地对每一位孩子的各种行为,给予了及时的评价,运用了如奖一朵小红花等诸如此类的物质表扬奖励方式,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同时获得快乐的体验,从而培养孩子自信等能力。表扬作为对孩子发展的积极意义被幼儿教师普遍认同,并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表扬作为评价的手段之一被广泛运用。心理学家指出,表扬对儿童的发展有其积极的意义,但表扬如运用不当的话会适得其反。换而言之,表扬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其消极的意义。笔者也曾在幼儿园中看到了诸多表扬后未见积极意义的许多片断。幼儿园的老师也有许多的感叹:现在孩子真是难伺候,表扬他了给小红花了还是不能好好地听话!那么,表扬奖励措施如何在适时、适度中发挥其效应?表扬方式如何适应幼儿个体差异?本文截取了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表扬奖励幼儿“小红花”等常见的片段,就表扬方式与幼儿、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对策。一、案例与反思【案例1】因为说了,所以有“小红花”这是一个小班“娃娃家”角色游戏活动,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幼儿经过了自由选择主题、角色,进行了角色扮演后,教师一声“下班了”,孩子们围坐在教师身边,游戏进入了最后的讲评环节。师:娃娃家爸爸“小厨师”今天烧了什么菜?很多幼儿举手教师请了一个男孩子,他说:面条和辣椒师:好,奖你一朵小红花。男孩子笑嘻嘻地跑到老师那里,“小红花”贴在了手上,很得意地回座位给旁边小朋友看,很多孩子在下面纷纷喊叫:老师我也烧了面条和辣椒……接着又奖励了两个扮演妈妈的孩子,孩子们就更加起劲喊了:我要小红花……面对很多孩子讨要小红花的局面,老师说:我们去小便洗手。教师连着说了几遍后,孩子们也不再继续讨要小红花了。讲评也不了了之,草草收了场。【反思】奖励方式与小班游戏内容要匹配从这个游戏讲评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红花”对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孩子想得一个。第一个孩子是因为扮演“小厨师”烧了菜而得到“小红花”的;后两个小朋友是因为想得到“小红花”而说自己烧菜的;而众多叫喊的孩子也是因为想得到,索性就直喊“小红花”了。给幼儿的感觉是:因为我说了,所以我有“小红花”。而教师奖励的真正意图是为了激发孩子对游戏情节的回忆,并用语言再现。教师奖励机制的运用不当,误导了孩子。教师针对孩子们热闹的讨要小红花场面,采取回避的策略,显然是不恰当的。此时如果教师充分利用“小红花”对孩子的吸引力,来针对游戏重点指导内容进行恰当讲评的话,应该不会出现乱哄哄的喊叫场面的。小班角色游戏应该由教师来讲评的。再说,角色游戏中教师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一班德育总结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