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科学品社教研组计划 第一篇:2013科学品社教研组计划2012---2013年下学期品德与社会、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利津街道中心学校2013年下学期品德与社会、科学教研组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针,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科学加独创,争创先进教研组”为目标,以深化“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验研究”为突破口,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主动发展。创出科学教研特色。二、教研工作重点及措施:1、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规范教学行为,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建立组内研究课制度。并且开展“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理论研读、人人上好每一节课”等活动。在期末形成具有自己教研特色的成果集。2、重点落实和完善校本课程的研究。3、组织教师做好备课,采取“独立分担,集体研讨,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等备课模式,促进集体教研活动的开展。4、加强校本教研,大力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督促教师上好每节课。5、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主动发展。6、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学科教学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具体工作安排:3月份:(1)组织教师讨论并制定本学期科学教研计划。(2)开展第一轮观看专家讲课、评课活动。(3)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校方法。4--5月份:(1)、参加“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提高效率”为主题的科研月、电教月活动。(2)、教师准备好说课稿。(3)、开展备课、说课活动。(4)、开展人人上好每一节课和组内互相听课、评课活动。(5)、撰写课后反思一篇。6月份:(1)组织教师参加科技活动。(2)组织科学教师协助各班级举办一次科技知识智慧星擂台赛。(3)学习科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的文章。(4)交流学习体会。(5)撰写课后反思一篇。7月份:(1)学习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心得。(2)开展组内理论研读,并撰写好学期总结材料。(3)制定复习计划。收集教师成果。第二篇:品社教研组工作计划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龙王庙希望小学武增凤一、工作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区教研室品社计划的精神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目的,扎扎实实上好品德课,开展好各项活动。认真落实教学目标。二、教研目标: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研工作的重点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135互动课堂”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培养惹人爱的学生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真正起到优化学生的品德与行为的作用。三、活动安排1、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品德课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品德课。2、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3、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四、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九月份:1、制定本学期品德教学工作计划,交流讨论,落实计划目标要求。2、组织教师学习课标,结合本学段要求落实教学常规。十月份:1、六年级品社集体备课2、开展听评课活动,互相学习,加强交流。十一月份:1、开展教研活动,组织老师们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2、撰写教学案例。十二份:1、组织教师参加说课评比活动。2、反思交流会一月份:1、做好期末总结工作2、撰写学期工作总结3、组织学生开展期末评价,进行试卷测试。第三篇:品社计划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孙梦夏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我们送走了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迎来了新的学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成功与失败并存,感悟与困惑共在,辛酸与快乐同享。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体系。为使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更有成效,特制定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在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邓小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积极投身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育

星菱****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