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届理科班化学高考备考计划 第一篇:2014届理科班化学高考备考计划2014届理科班化学高考备考计划蔡应波今年是我第一次接手高三复习,经验尚浅,但是通过向本校老教师交流和到其他学校观摩,同时通过预先做了几套之前的高考题并进行了认真学习和反思,最后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2013年的高考化学命题趋势,制定如下相应的高考备考计划。一、学生情况:这是一届我从高一就开始带起的学生,总体情况比较了解,总的来说,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思维能力不强,高考中的知识点选修一,二部分比较掌握一些,但选修4选修5部分由于之前忙于应付学业水平考试,了解掌握得并不多,而尤其是选修4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原电池的书写与计算基础相当薄弱,而有机化学部分,学生可以说只是记得几个基团,基础较好一点的学生可以对一些较简单的有机物进行命名。而负责的有机推理则一窍不通。大部分同学刚开始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物质的书写,性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都难以掌握和运用,更谈不上更深层次的计算和推导;其次,学生的推理能力较弱,做题依赖性强,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弄明白的题目,再遇到相似题型却又无从下手的情况相当普遍,虽然在之后通过大量的以初中基础知识为主导的复习和练习,以及刻意培养他们的独立做题的思维能力,情况有所改观,本学期补课开始,我就对学生以课本和导与练为基点,着力培养学生对答题得分点的把握,不求完全做得完,但求拿得到可以拿到的分数。二、2014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化学科目分为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试题的编排从易到难,Ⅰ卷单选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Ⅱ卷在注重化学用语使用的同时,考查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考模块的3道试题难度相当,均考查该模块的主题知识,我们学校根据学生情况考虑,选择的是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化学试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加大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如:以新物质制备探究为目的的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查;采用新的设问方法考查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注重对学科内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坚持以往试题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注重对化学符号及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从题目的分布上预测,答题选修1,2主要考物质推断,而选修4则主要涉及相关热效应的计算。而选修5更多的涉及官能团的推演及其官能团能发生的相关反应的逐步推算,重点涉及由双键到羟基再到醛基,最后到羧基的物质变化。由于上学期我加紧时间上完了选修4,5,但是总体来说,属于夹生饭类型,学生只是粗略的知道一些知识点,掌握并不深入,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可能再进行一遍课本的深入讲解,针对这一情况,我决定复习时一边课本一边导与练的学习,要讲哪一节的导与练,先复习当节课本,对基本知识点有一定掌握后,结合习题,进行知识点添加和运用,同时,事先做几套高考题,对于各个章节在高考题中的考察类型进行基本掌握,复习时告知学生。面对复习时间紧迫,我的复习原则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高考命题重心,以《导与练》为主要复习资料,在复习过程中做到高考常考知识点详细讲重点记,学生有能力拿分的简单题多讲多练,难题和偏题视情况少讲甚至不讲,这样的复习才会有效果,学生才会收获。具体安排如下:高三上学期:完成课本必修1,2,选修4,5结合导与练的复习。9月底,完成必修一(1-4章的复习)上学期已经复习了两个单元。10月—12月中旬,完成必修2+选修4的复习12月下旬开始到寒假补课期间,复习选修5,有机化学,将知识点拉一遍后重点进行物质推断练习和官能团反应识别练习。其间,每2周进行一次高考月考模拟卷测试,补课期间进行讲解。高三下学期:主要进行高考题集中测试以及第二轮高考复习,针对第一轮复习的不足点进行查缺补漏,分析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培优抚差。期间除了几次高三省统测外还有做之前年级上复印好的高考真题卷。以上计划不包含月考以及省统测安排,如有变动视具体情况而定。2013年9月20日第二篇:2012年高考化学高三备考计划高三化学教学计划高三化学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一学期来对高三化学教学有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

是你****韵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