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年《教育的教学技能》培训教案 第一篇:2014年《教育的教学技能》培训教案中篇第四章活动变化第一课时授课日期:2014年4月20日总第20课时授课教师:林泽勇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第一节活动变化的意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活动变化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什么是活动变化?活动变化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操控、学生可感受的教学的各种形式的变化。2、什么是变化技能?变化技能是指老师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以及教学媒体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改变和转换,以引起学生兴趣,维持注意的一类教学行为。3、活动变化的意义是:(1)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更准确、更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2)唤起学习兴趣,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3)稳定学生的注意,并将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4)缓解学习疲劳,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课时授课日期:2014年4月20日总第21课时授课教师:林泽勇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第二节活动变化的要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活动变化的要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一)教师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传递教学信息。教师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还包括学生吸收信息的感官(眼、耳、口鼻、皮肤)通道的变化。(二)教师教学活动方式的变化教学活动方式的变化包括老师的教学方法与相应的学生活动形式的变化,师生交互作用方式的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等等。(三)活动变化应遵循的原则1、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变化技能确立具体的目的。2、选择变化技能时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兴趣、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特点。3、变化技能之间,变化技能与其化技能之间的联接要流畅,在连续性。4、变化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5、变化技能的应用要在分寸,不宜太夸张。第三课时授课日期:2014年4月20日总第22课时授课教师:林泽勇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第三节活动变化的方式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活动变化的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一)多姿多彩的教态变化教师在课堂上的整个形象常被称为“教态”。教态是教师的仪容、神色、表情、目光、手势、言谈、举止,又包括教师的风度、气质、修养,它是教师的外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综合反映。教态变化包括:表情变化、姿势变化、位置变化等。(二)声情并茂的言语变化课堂教学中“言语刺激”的变化,主要指有声言语的形式要素方面的变化,包括:1、音调变化。2、节奏变化。3、表述变化。4、伴语变化。(三)相互配合的媒体变化媒体的变化对学生来说即是感觉通道的改变。1、视觉通道式。2、听觉通道式3、视听结合式4、触、嗅觉通道式(四)活泼有趣的活动变化教学方式或教学活动的变化类型有:情景式、表演式、模拟式、游乐式、操作式、商议式、参与式。(五)水乳交融的组合变化第六章结束授课第一课时授课日期:2014年5月11日总第23课时授课教师:林泽勇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第六章第一节结束行为的意义(P98---99)教学目标:明白好的课堂教学结尾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发微烛远的好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如果把每一课的教学,看作是达成特定目标的一个不断展开的系列,那么,与教师的教学行为相对应,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有序发展的过程。好的课堂教学结尾,应当从教材实际和教学目的出发,不但对课程有加深主旨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具有发微烛远的好处。一般要做到以下三点:1、随机性2、承接性3、诱导性结束技能的主要功用是:⑪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加深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使之系统化。⑫促进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迁移,为新知识的学习预作准备。⑬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三、课堂总结第二课时授课日期:2014年5月11日总第24课时授课教师:林泽勇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第六章第二节结束行为的要求(P99--100)教学目标:掌握结束行为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一)结束的构成要素作为一种教学行为方式,结束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导入技能一样,包括了信息、语言和活动三要素。(二)结束的基本过程在结束一个课程的时候,大体经过以下阶段:1、简单回忆。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回顾,整理认识的线路。2、提示要点。指出内容的重点、关键,必要时可进一步的具体说明;点明知识内容的关系和联系,使学生了解知识结构;揭示方法,进行运用指导。3、巩固应用。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练习和运用中巩固知识。4、拓展延伸。有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或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因而需适当扩展课内所学的内容。(三)结束的操作要求1.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围绕一课的教学目的周密考虑

春波****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