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小宗粮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精选5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1.6万字
约29页
0
3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4年全国小宗粮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精选5篇).docx

2014年全国小宗粮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精选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年全国小宗粮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精选5篇)

第一篇:2014年全国小宗粮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2014年全国小宗粮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来源: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我国是小宗粮豆主产国,种类多、分布广、需求大,主要品种有谷子、高粱、糜子、荞麦、青稞、燕麦、薏苡、蚕豆、豌豆、绿豆、芸豆、小豆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河南、山东等省(区、市),常年种植面积约1.0-1.2亿亩。为提高小宗粮豆生产水平,促进小宗粮豆稳产高产,提出2014年小宗粮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科学选种3月下旬以来,小宗粮豆陆续开始播种。各地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工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鉴)定、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好的优质专用品种,要抗病、抗倒伏、耐旱、熟期适宜。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残粒和病粒,经筛选的种子应籽粒饱满、均匀一致。有条件的地方种子应进行包衣,以增强种子活力,防止病虫损害。种子包衣可选择抗病和防治地下害虫的双抗类型种衣剂。二、轮作倒茬近年来,小宗粮豆多年连作,导致根腐病及其他病害重发、多发,造成大面积减产和商品质量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损失,严重影响了小宗粮豆产业发展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加强轮作倒茬,实行豆类与禾谷类、薯类、油料等作物3年以上轮作,保证小宗粮豆生产稳定、持续发展,巩固小宗粮豆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三、精细播种一是精细整地。秋翻春整的地块应在早春再进行耙耱墒;冬前未耕的地块要及早春耕,耕翻不宜太深,耕后立即耙耱,避免失墒;干旱多风的地区在播前应进行镇压提墒,如遇降雨,可抢墒播种。二是适期播种。小宗粮豆多种植在旱地上,当土壤表层5厘米深地温在10℃以上,土壤水分可以保证出苗时即可进行播种。早春小宗粮豆适宜播期一般为3月下旬-4月上旬。晚春小宗粮豆一般为5月下旬-6月下旬,夏播小宗粮豆为6月上旬-7月中旬,秋播小宗粮豆为8月下旬-9月上旬,冬播小宗粮豆为10月中旬-11月上旬。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可及早抢墒播种。三是合理密植。小宗粮豆种类多,播种周期长,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控制密度,土壤肥力较高地块适当增加密度,土壤肥力较低地块适当减少密度。种植方式可采用等行距或宽窄行,播种深度3-5厘米为宜,播后要及时覆土镇压。四、加强田管我国小宗粮豆产区普遍存在有机肥投入不足,氮磷钾搭配比例不合理现象,导致土壤养分比例失调、保水保肥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了小宗粮豆产量和品质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各地应紧密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根据小宗粮豆需肥规律、土壤肥力及肥料特性,科学搭配肥料,做到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旱地提倡基施“一炮轰”方式,做到重施基肥,适期趁墒追肥。五、防控病虫据专家预测,受去冬今春不利气候影响,今年我国农田各类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可能加重。各地应根据小宗粮豆病虫草鼠害的发生特点,进一步做好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保证小宗粮豆正常生长。第二篇:2014年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2014年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来源:油料作物技术处春花生播种即将开始,麦套花生、夏花生很快进入准备阶段,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和以往防灾减灾经验,研究提出2014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北方春花生产区,应选用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熟大果型品种,生育期130-140天;麦套花生,应选用中早熟大果型品种,生育期120-130天;夏直播花生,一般选用早熟大果或小果品种,生育期115-125天;南方春花生应尽量选用中果至中大果珍珠豆型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同时注意所选品种的抗性与当地旱涝、病虫等灾害发生特点相一致,品种的类型及内、外在品质与当地市场需求相一致,以机械收获为主的地区,还应兼顾机收的需要。二、适时抢墒播种春播大花生要求5cm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5℃以上,小花生稳定在12℃以上;麦套花生一般于麦收前15-20天套种;夏直播要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时灭茬,沙性较强的土壤,也可采用贴茬播种,出苗后再进行灭茬、施肥;南方春播花生要求气温稳定在15℃以上或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抢晴于冷尾暖头播种。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75%为宜,即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较松散。播种前10-15天剥壳,剥壳前带壳晒种2-3天,播种前每亩种子(15-17kg)用30%毒死蜱250ml+2.5%吡虫啉50ml+咯菌腈20ml混合液拌种,或吡虫啉+多菌灵拌种,可有效防治根茎腐病、蚜虫及地下害虫等。三、科学施肥浇水施肥原则坚持以氮磷钾肥为主,有机无机结合,速效缓释结合,因地巧施功能肥。酸性土壤用石灰等生理碱性含钙肥料,碱性土壤可施石膏等生理酸性含钙肥料,连作土壤可增施石灰氮、生物菌肥等,能显著减少土壤中病菌、虫卵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14年全国小宗粮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精选5篇)

文档大小:3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