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高一、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第一篇:2014高一、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2014年春季学期高一二生物备课组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高一、高二生物备课组将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研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目标和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寻找新课程背景下“减负增效”的新途径,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实践新课程课改,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为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作出努力。二、教育教学方面1.认真学习实践新课程标准,经常上网学习相关理论和别人的经验,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2.认真钻研教材、考纲,关注新课程省份的高考试题,每月至少写两份高考试题或模拟题,以便把握教学的方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3.每周星期四的第四节为集体备课活动,地点在生物办公室。共同研究教材、教学进度,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备课组做到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考试。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4.为了进一步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积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及时总结,反思问题,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要求每人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5.三月份开展组内公开课,每个上一节公开课,要求各位老师去参加听课评课,为四月份学校开展的教学活动月做好准备。6.认真学习教务处和科研处的计划,按照要求布置作业和完成测试,每周统一测试一次,全部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7.抓好实验教学工作。在没有实验员的情况下大家相互帮助,一起准备实验,尽量完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多动手,加强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的培养,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8.4月份有奥赛,到时组织学生报名参加。二、科研方面1.本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黄蝶花负责高二年级,许丽棉老师负责高一年级,负责确定课题,组织学生开展工作。2.刘婵娥老师负责今年的课题中报,其他老师协助完成。三、具体工作安排1、中心发言人:第1、7、13周是老师,第2、8、14周是老师,第3、9、15周是老师,第4、10、16周是滕冬玲老师,第5、11、17周是老师,第6、12、18周是老师。2、试题命题安排:高一:老师负责安排高二:老师负责安排第二篇: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一)一、基本情况本学期高一年组生物组由三名教师组成,分别是:李云红、思晓庆、马兵华。任课情况是:李云红任303----307、310和316共7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周课时16节;思晓庆担任301、302、308、309、312、313、314共7个班的教学工作,周课时16节;马兵华上311和315两个班的课,共4节。二、指导思想为了高一生物教学取得优异成绩,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备课组全面贯彻学校和年级要求,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指针,构建有科组特色的新课程体系。依据学校工作要求,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心态对待生物学教学及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引导组员对新课程标准、会考和高考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特制定新学期高一生物组工作计划如下:三、教学目标对于教材,主要任务是完成高中生物必修2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知识的学习。本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模块明确指出学生的认知对象是生命系统──包括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认知目标就是理解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揭示生物在代代繁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和变化以及是如何起作用的,也可以说是从基因的视角来达成上述认知目标。对于学生,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本学科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面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学期的科学教学,要使学生更能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

觅松****哥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