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5年财政工作总结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5篇材料] 第一篇:2015年财政工作总结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2015年财政工作总结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一、2015年工作总结2015年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紧扣“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和振兴发展的总体目标总要求,以开展“财政改革深化年、财政管理绩效年、四型机关创建年”为抓手,突出“六抓六促”工作思路,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抓增收节支,财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围绕“三赛”增长目标抓收入,切实增强主业意识抓支出,财政收支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1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6.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6.09亿元,增长12.14%,其中:地方库税收收入完成38.85亿元,增长11.49%;非税收入完成17.36亿元,增长13.6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2.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支57.51亿元,增长34.88%。财政收支运行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收入实现稳步增长。收入总量在全省21个市中排第17位,排在阳江、云浮、潮州、汕尾前面;增速在全省21个市中排名第92全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出,1-11月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出93.27亿元,同比增长32.53%。推进民生十件实事工程,1-11月份,省“十件实事”支出34.0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安排的95.44%;市“十件实事”支出30.2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安排的97.65%。全面落实民生保障提标政策,提高城乡居民养老水平和医疗补助标准,继续增加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补助资金,积极落实国家工资改革制度。全面落实各项底线民生政策,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底线民生保障项目已到位资金13.5亿元,其中,全年所需市级资金0.95亿元,已拨付1.17亿元。(四)抓财政改革,体制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坚持将深化财政改革作为财政工作的头等大事和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改革工作部署,结合贯彻落实新《预算法》、《河源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率先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总体方案》,深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工作。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建设扎实推进,2015年向市人大提交了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专户预算“四本账”,并进行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编。开展了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四块”预算的收支计划编制。草拟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实施意见》。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2015年选取市委办、市司法局、市财政局等3市直单位开展了零基预算改革试点,2016年扩展到19个单位并对试点工作作了部署。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定了我市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推进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印发了《河源市市级财政资金项目库管理试行办法》,管理平台建设正在建设。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草拟了《河源市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和《河源市财政部门政府性债务统计工作考核评比暂行办法》。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性财务报告试点范围由市级扩大到源城区、紫金县、龙川县,完成了2014年度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完善市与源城区、市与高新区财政体制,初步列清了市与源城区事权清单和对应的支出责任,完成了市区各项事权清单的整理,制定了《关于明确市与源城区政府部分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意见》;主动参与《关于进一步促进河源市高新区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决定》的制定,调整了市与高新区收入分成比例。完善市对江东新区财政管理体制,报请市政府批转和印发了《关于源城区、紫金县与江东新区财权与事权划转基数的意见》和《河源市江东新区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意见》。在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方面:制定了政府可向各类投资主体配置的政府公共资源清单和准入公共资源配置领域的负面清单。推进财政投融资制度改革,江东新区已有三个项目采用PPP模式并成功签约,国道G205线龙川县城段改线工程、龙川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市高新区明6部联审制度》。推进会计行业建设,修订完善《行业诚信等级考核标准及评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财政信息化管理制度,出台了《河源市财政局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河源市财政局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需求管理实施细则》。(六)抓队伍建设,机关作风明显好转。以打造“四型”机关为载体,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财政依法理财能力和水平,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干部素质明显优化、廉政建设明显增强、机关党建

书生****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