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5年法治建设及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 第一篇:2015年法治建设及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2015年法治建设及依法行政工作计划201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工商系统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攻坚年。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深化管理和服务创新,着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推进法治建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全局依法行政水平,为促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建设“四个生态”做出新贡献。一、加强制度建设1.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和中央、省、市的要求,结合工商实际,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健全完善登记、监管、执法、消保维权各项制度,确保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中的部门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2.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全面提高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加大备案审查的公开力度。落实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探索开展规范性文件的成本效益分析、社会风险及实施后情况评估工作。二、强化依法履职1.坚持职权法定。按照法无授权不得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根据市局权力清单,对涉及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梳理,摸清家底,明了工商机关和其他机关的职责边界,完成区局权力清单梳理工作。2.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继续放松登记管制,优化登记方式,既要照顾群众创业的便利,激发市场活力的需要,更要保证依法实施,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行政服务中心推行综合受理、信息推送、限时办结的多证联办制度,把2015年区级法治浦口建设实事项目落到实处。大力推行电子营业执照,逐步推进公司登记的全业务全流程的网上办理。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有序推行工商、税务、代码三证合一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行政成本。完善市场退出机制。针对现行市场主体退出的繁琐程序进行简化,对个体户及无债权债务企业退出市场实现便利化。4.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大力加强工商登记窗口规范化建设,落实为民服务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大力提升服务质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全程服务创业创新,助推小微企业发展。继续推进“E通315”远程维权系统建设,抓好12315热线建设和12345热线工单的处理,进一步提高办结率、满意率。5.加强部门协作和社会共治。认真贯彻落实《南京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市政府关于加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规定,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监管”的原则,加强与后续监管部门的联动,构建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强化信用监管、协同监管和社会共治,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等手段,形成部门协同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主体自治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格局。三、加强依法科学民主决策1.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依法、科学、合理界定本单位的行政决策权限,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报备制度、信息公开、咨询论证、后评估等制度。2.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除法制机构人员外,聘请职业律师、理论水平较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为顾问,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重大行政决策,事前应由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四、规范执法行为1.规范执法主体。根据区政府法制办和市局的工作安排,做好执法证的换证工作。2.完善执法程序。推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依托信息化手段,通过行政处罚案件系统,网上登记注册系统、电子监察系统、信息公示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实现对工商行政管理所有具体行政行为以及工作流程全过程“留痕”。落实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机制。3.规范行政裁量权。严格执行《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进一步推动在行政决定中说明裁量理由和依据工作。4.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按照《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的要求,落实生效行政处罚决定公示制度,继续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文书,落实生效处罚决定文书和行政处罚信息摘要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5.落实两法衔接机制。结合区政府“权力阳光”系统,在区政府建立的信息共享平台上及时上传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完善案件移送程序,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全面推进两法衔接工作。对案情重大、

宁馨****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