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2万字
约34页
0
3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6年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docx

2016年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6年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第一篇:2016年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沈荡中学于影【内容摘要】: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每一位教师都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德育不仅在班会课,在平时的生活点滴中,更在课堂里。【关键字】:德育;学科教学;渗透近年来,校园悲剧越来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悲剧的根源。虽然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公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比起以前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也随之出现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不能很好的养成,思想道德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很多,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讲,不管怎样的孩子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来到我们的班级,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引导他更好的发展下去,教书必先育人,育人就要育德,而这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承担的责任。而今社会独生子女成群,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视珍宝,在“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思想下,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惰性强,怕苦怕累,缺少实践机会,缺乏独立能力,接触高端技术的机会多,交际和表达能力弱。这使他们在为人处事上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而我觉得对他们展开必要的德育引导尤为重要,这种引导应走进课堂,贯彻到学科教学中。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工程中的一点粗浅的认识,有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一、以史明理,晓之以理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是幸福的,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也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黄金时代,更是90后的你们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中国自信的伟大时代。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不仅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而且包含了后来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的日子是无数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因为有了法拉第,我们生活中才拥有了各种各样的电器;因为有了达尔文、因为有了孟德尔,我们才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发展史,认知自己;因为有了扁鹊,因为有了华佗,因为有了李时珍,才让人类的生命延长,生命质量提高。所以了解历史,结合科学家的典型事例的教学,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促进学生认知和学习。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使渗透自然流畅,容易被学生接受。在科学教学中,接触到的科学发展史颇多。在《神奇的激素》一节中,了解生长素的发现及分离过程,从1880年达尔文到1934年郭葛等人最终分离提取生长素,这54年,经历半个世纪的历程付出了多数科学家的汗水,是他们共同努力智慧的结晶。在《原子结构的模型》一节中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更是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从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到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的西瓜模型至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的分层模型,直至现代的电子云模型,这漫长的探索过程,再次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了科学家的付出与坚持,让学生知道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任何科学成果的取得都来之不易,虽然经历很多艰难困苦,但只要持之以恒,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不怕吃苦,靠顽强的毅力终能取得胜利。想想自己也许现在生活在顺境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将来难免生活中遇到坎坷,所以我们要学习前人身上逆流而上的优秀品质,在学习中具备遇到问题迎难而上的精神。除了科学史的学习,科学家本身的事迹也会感染学生。例如在电学上作出伟大贡献的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家境贫寒,中途辍学,在逆境却不失理想与抱负,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最终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从1971年首先在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到2015年发现青蒿素,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度过一劫,她那坚持、有责任感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鼓舞着、熏陶着我们的灵魂。二、提高实验能力,塑造人格能力是指胜任一项工作任务的主观条件,是与知识同等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通常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德育渗透就是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践行社会义务和职业责任的能力等。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学科教学要把单纯的知识技能培养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更具结构性。科学离不开实验,实验能力更是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16年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