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6阅卷总结5篇范文 第一篇:2016阅卷总结2016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阅卷总结1、阅卷基本情况本次阅卷已于2016年1月31日5时前圆满完成,阅卷按学业水平办公室测定人数共30人参加,其中28人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两人为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在读博士,本次阅卷教师已于25日2:30分全部报道,根据试卷的设置情况,我对全体参加阅卷的教师进行了1小时的试卷分析讲评,让大家对整套试卷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以便在改卷进程中相互协调时能够快速适应。根据试卷的设置情况,我把本次阅卷共分为古诗文阅读、默写、诗歌鉴赏、古文翻译、课外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应用、大作文共七个小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然后组织六个小组长带领各自的组员对自己本组所承担的板块进行认真学习,结合所给的参考答案制定出较为详尽的评分细则,对承担大作文板块的老师除了对作文的立意进行准确把握外,还要求他们认真看一遍试卷的大阅读材料,力求了熟于心。要求每个题组组长把参考答案的补充细则通过集体讨论再以书面的形式交给大组长,再由大组长进行汇总,审查,在作出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后形成正式的评分细则,再打印后交由题组组长带领本组组员进行认真学习你,把握标准,力求在阅卷过程中做到,一把标尺量到完,“从而能够公平公正完成这一次阅卷任务。二、对本次考试的试题分析1、试卷的特点:本次试卷的设置继续延续以往的出题模式,试卷题型和高考的试题模式基本一致,除默写和语言应用稍有变化外,其他各小题的考察模式均和2015年7月的试题设置保持一致,本套试卷难度不大,符合高一、二学生的学习水平,试卷的总体区分度较好,有一定的训练价值,有的题目已经接近高考难度,总体而言,这是一份较为难得的水平测试卷,值得肯定。2、考试中考生存在的问题本次阅卷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下:第7题的两句翻译题,两题所考查的都是对虚词“之“的把握,第一题翻译主要考查的是“之”的结构助词的用法,第二题考查的是“之”的语法应用,即“之”的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只要能分清“之”字的虚词的用法,翻译问题是不大的,从内容来看,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对实词的理解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第一句翻译主要考查实词“品类”,多有学生翻译成“官职”、食品“、贡品”等,第二题“盛”,学生多翻译为“盛大”、“盛况”等。第二题,大部分学生均能翻译出来,但不能一字一句的进行直译,想当然乱翻译,例如把“后”翻译成“后面”、“以后”,这明显反映出了学生对课文把握的严重欠缺,综上,反映出学生对基本实词、虚词的掌握不牢,对课内文言文学习不踏实,从而出现翻译不准确,失分较多的现象。另外,学生照抄原文,或者空白不答的也有一定的数量,这也从不同的程度反映出了我们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次翻译两题平均分仅2.1分,这样的难度,这样的匹配,也从不同程度暴露了我省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欠缺,或许这也正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第8、9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审题不清,把“特点”理解为“作用”,从而导致回答问题言不及义,答非所问,另外还表现在学生答题过于简单,很大一部分同学只是简单的罗列几个关键词,没有任何分析,从而导致较大的失分。第9小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的混淆上,对本次考查的相关知识点,比如说,“反衬”、“烘托”、“想象与联想”、“虚实结合”等知识点把握欠缺,从而导致答题术语上的混乱,有的同学甚至把它答成“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了。第10小题名篇名句默写,本次名篇名句默写难度较上一次明显加大了,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错别字较多,特别是“晏”、“誓”、“冢”、“珮”极易写错,特别是第三题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学生大多写不正确,或者是把前面的虚词“以”写漏掉,故而对于默写而言,理解记忆在平时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第11题属客观题,但由于是5个选项从中选出两个,故而使其和单项选择题相比难度明显加大了,主要问题表现在有的学生不按题目要求,选出超过两个以上的答案从而导致失分。第12小题主要问题是学生对答题区间的定位不准,断章取义,从而导致答非所问,概括能力差,不会分点阐述,答题思维混乱,逻辑不够严密,这些都是我们教师今后教学应该注意的。13题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对答题术语把握的欠缺上,或者干脆套话连篇,分不清该术语所指向的答题内容。14题为开放性的题目,这种题型是高考常考的,看似什么都可以说,但是往往什么也说不好,主要表现在,泛泛而谈,缺乏条理性,逻辑混乱不清,加之缺乏事例作为支撑,从而使答题变成空谈或者罗列条款的无意义的回答。第19小题为语言应用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题目意思的理解不清,从而导致在概括内容时出现偏差,答非所问。另外,学生对关联词的把握也不到位,从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关联词、有的同学甚

秀华****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