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6年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晚风教案 第一篇:2016年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晚风教案晚风课时目标:学唱歌曲《晚风》,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教学内容:歌曲《晚风》。教学重难点:1、《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2、歌唱为主,欣赏为辅。教学过程:一、学唱高声部:1、引言:我们前几节课都感受了描绘早晨的歌曲和乐曲,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一下描绘晚上的歌曲。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唱一首外国的小夜曲。那老师今天想给同学表演一下。2、老师演唱一首小夜曲。强调和介绍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有相似的感觉,都具夜晚宁静的柔美气氛,给学生提出问题:这一首歌曲和我们即将要欣赏到的乐曲有什么样的相同之处?可以引导学生从感觉,节奏,速度方面去进行对比。3、欣赏范唱歌曲《晚风》,对比感受小夜曲和《晚风》带给我们的感觉。4、跟钢琴学唱歌曲《晚风》。(课堂预想:学生在注意弱拍起的地方,肯定不能够把强弱表现得很好,所以这节课还要把强弱规律教给学生。另一方面,该唱够的地方一定要把节拍唱满。)5、讲解六拍子的强弱规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手势来表示它们。6、带着强弱规律的感觉去唱《晚风》。7、结合教师的指挥,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晚风》。二、学唱歌曲《晚风》的合唱。导入:1、刚才我们学唱了歌曲的旋律声部,大家都唱得很棒,但这是一首很美很美的合唱歌曲,我们只有唱好了两个声部才算完美,大家有信心吗?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LU来哼唱低声部的旋律2遍。2、把低声部的旋律声部唱熟了之后,就请同学们闭上嘴巴,用哼鸣的音去唱低声部。3、请同学们加进歌词慢唱一遍。在唱的时候心里的拍子一定要稳。提醒同学们要把拍子拖1够,并且注意到换气符号的地方。换气之后的那个音一定要轻唱为后面的一个音做好铺垫。4、歌曲里面有两句“当晚霞映红了天边”的地方音高关系是不一样的,要唱得有对比,第一句比第二句要弱一点。5、请同学们跟老师合作。由老师唱旋律声部,由同学们唱低声部。同学们在唱低声部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唱,第一次合唱时,可以选择学生不唱歌词,用“啦”代替歌词。6、将同学们分组为A,B两个大组演唱这首歌曲。在一个组演唱完之后,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另一个组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要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A组唱旋律声部,B组唱低声部。A组唱低声部,B组就唱旋律声部。7、选出一个低声部唱得好的组出来,强化训练一下低声部的歌词,再和高声部合起来。带着感情轻轻地演唱这首二声部歌曲《晚风》。三、课堂小结,师生再见。第二篇:五年级音乐教案:晚风五年级音乐教案:晚风情感目标体验、表现歌曲安逸、宁静的意境。能力目标用竖笛演奏、合唱等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晚风》。知识目标学会6/8拍的挥拍;并能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重点感受、体验6/8拍的特点;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歌曲的旋律教学难点二声部的合唱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协作交流式的学习教学过程:一、聆听《渔舟唱晚》.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第一部分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是什么?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2.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请同学们静听一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第二部分音乐在你们眼前展示了什么样的情境?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3.聆听全曲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把编的故事写在书上,有空的时候相互交流)(作品形象地表现了古代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渔民划着船纷纷归航,一天辛苦鱼满仓,江面上歌声四起,在月色、江水中飘荡……)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三、学习歌曲《晚风》.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猜猜拍号。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2/4、3/4、4/4。引出6/8拍,知道它的含义;注意强弱节奏;区分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和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不同。3.用“提纲”学习法学习旋律检查节奏,节奏要唱准;逐句检验自学成果: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在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曲调。4.学生齐唱全曲。5.学生齐奏乐曲。6.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听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学生二声部曲调

小云****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