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第一篇:3、量值溯源管理制度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热工实验室计量标准器应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者校准来保证其溯源性;主要配套设备应当经检定合格或校准来保证其溯源性。2、热工实验室内有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应当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3、热工实验室内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应当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进行校准。如无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可以依据有效地校准方法进行校准。校准的项目和主要技术指标应当满足其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并参照JJF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复校间隔。4、测量设备负责人根据热工实验室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关系,每年年初制订年度检定/校准计划,计量检定员后续开展检定/校准工作。5、测量设备负责人对停用时间超过检定/校准周期,需重新启用的仪器设备制定检定/校准的补充计划,计量检定员后续开展检定/校准工作。6、测量设备负责人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制定检定/校准的补充计划,计量检定员后续开展检定/校准工作。7、测量设备负责人对改装或修理后的、需投入使用时测量设备制定检定/校准的补充计划,计量检定员后续开展检定/校准工作。8、测量设备负责人对经期间核查确认测量设备量值失准时制定检定/校准的补充计划,计量检定员后续开展检定/校准工作。9、测量设备负责人对借用外物仪器设备制定检定/校准的补充计划,计量检定员后续开展检定/校准工作。10、经检定/校准所有仪器、设备、量具需要粘贴状态标示。11、严格按照周期开展检定/校准工作,超过有效期的仪器设备不允许继续使用。12、实验室管理员应对需测量设备进行期间核查。第二篇:实验室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实验室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为了本公司实验室用于量值传递的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标准,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用于检测的计量标准设备的量值溯源。第三条人员职责(一)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批准外送周检计划及自检计划。(二)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申报计量标准。(三)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及组织实施计量标准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四)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周期检定、校准工作。第四条管理要求(一)所有的用于开展检测工作的计量标准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检定/校准合格。(二)用作核查标准的计量设备,为保证其有效性,不能作其他用途。(三)制定计量标准设备和核查标准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机构进行。(四)标准物质的溯源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供的标准物质合格证书保证。有专人保管使用,其使用情况要有所记录。(五)对计量标准的建立、更新改造、停用、复用、撤销、复查、档案等进行管理,按《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执行。(六)必要时,在两次校准和检定之间,对标准、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并按有关管理程序执行。(七)计量标准、标准物质的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按《量值溯源管理程序》、《设备管理程序》执行。XXXXXXXXX年XX月XX日第三篇:检验结果量值溯源管理程序检验结果量值溯源管理程序目的:建立和实施检验结果的量值溯源程序,使病人标本的测量结果能够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或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等方式,与测量基准联系起来,从而使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技术保证。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开展的检验项目。3、职责:3.1各专业组长负责本专业组检验项目校准计划的制定以及室间比对计划、自建检测系统校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3.2技术负责人负责校准计划、室间比对计划、自建检测系统校准计划的审批。3.3检验人员负责检验仪器的校准、比对项目标本的准备和检测。4定义和术语4.1量值溯源是指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测量基准联系起来,从而使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技术保证。4.2实验室间比对指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4.3实验室内部比对指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检验科内部实施的同一检验项目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的比对,也包括各自实验室内部同一检验项目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的比对。4.4方法学比较实验室准备用一个新的检测系统或测定方法,或新的试剂盒、新的仪器进行病人标本测定前,应与原有的检测系统或公认的参考方法一起检测一批病人标本,以评价新的检测系统或方法引人后的偏倚,从而决定其能否应用于临床;也包括不同检测系统之间所进行的比对。5工作程序5.1如果无法实现检验结果的量值溯源或不相关,还可采用以下方法(但不限于此)以提供结果的可信度:a)对检测系统定期进行校准;b)参加适当的实验室间比对活动;c)使用相应的参考物质:此参考物质必须是有资格的

慧红****ad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