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9词两首.doc 第一篇:9词两首.doc《词两首》教学设计玉溪第三小学六年级胡云华教材分析:本文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围绕“诗文精粹”,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词两首》中的第一首词《如梦令》,词人李清照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表现了词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渔歌子》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表现词人田园风光的喜爱。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法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提-探-拓”的教学模式,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悟情悟境,引导学生在多种朗读中品赏佳句。体会情感,进入情境。熟读成诵。把《如梦令》该为散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1、背诵古诗。2、介绍词。词,古代又称长短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3、揭题,交流李清照的资料。作者李清照(1081-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她的父亲李格非,丈夫赵明诚都是当时的学者。她却擅长诗词,而且以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4、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预设:词的作者、朝代?这首词的意思?这首词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想一想,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思想?5、教师梳理重点问题。二、探究学习(一)出示自探提示,学生自学。1、熟读词,有不会读的字查字典。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3、想一想,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思想?(二)读诗1.听配音朗读;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正音:兴、藕;齐读。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4.小结:这首词描绘了词人与朋友一起郊游的经历。(三)品词1.细读课文,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捕捉看到的画面。2.讨论,交流。溪亭日暮⑴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溪亭日暮图”;读出“溪亭日暮”的美。⑵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⑶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藕花深处⑴想象“藕花深处”的画面。⑵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抓住“误入”、“深处”,体会词人的心情。⑶朗读。一滩鸥鹭⑴想象“一滩鸥鹭”的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一滩鸥鹭”的壮观。⑵品读两个“争渡”,比较叠句,感受热闹有趣的场面,体会着急欢快的心情。⑶抓住“惊”:“鸟惊人也惊”,体会“一滩鸥鹭”带来的惊喜,朗读。3.小结。⑴词的特点:33字,凝练、含蓄。⑵词眼:“醉”,李清照已完全陶醉于美酒、美景、美情之中。⑶齐读全词。(四)、吟词1.词又叫曲,有一定的曲调,可以配乐、吟唱。2.再听配音朗读,练习吟词:注意停顿、重音、叠句。3.欣赏歌曲,随歌曲一起吟唱。三、运用拓展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板书设计:如梦令读溪亭日暮词品藕花深处吟一滩鸥鹭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1、欣赏唐宋名家名词。2、读题,解题。《渔歌子》,词牌名。作者是唐代词人张志和,号称: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著有《玄真子》和《述太易》。3、自读词,提出疑问词的作者、朝代?这首词的意思?这首词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想一想,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思想?4、教师梳理重点问题。二、探究学习(一)出示自探提示,学生自学。1、熟读词,有不会读的字查字典。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3、想一想,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思想?(二)交流1、读生字,理解字词意思塞箬蓑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箬笠:斗笠。蓑衣:用草或粽叶编的雨衣。须:须要不须:不须要2、理解全首词的意思。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三)想象,品出词中画。1.再读词,要求:读出节奏感。2.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词。在多读中熟悉文本,体会词义。3.引导学生抓住“不须归”来理解词。解词。质疑。4.结合图,边读词,边想。词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不须归”原因。(你从哪里读懂的。)5.分析词的一二句。词中描写了什么景物。生动笔划。指名说,师画简笔画。6.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的内容。7.师总结:诗人就住在岸边,每天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全班齐读诗一二句)师总结:天空白鹭飞翔,岸边桃花盛开,碧波鳞鳞,鳜鱼跳跃,好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图,难怪诗人说:“我不须归。”8.你还能从哪些诗句读懂诗人“不须归”的原因。9.抓住

觅松****哥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