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5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4 第一篇:5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4古诗三首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老妇出门看()老妪()力虽衰()如闻泣幽咽()不胜簪()决眦()2.填空。①《望岳》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其《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________、西岳________、南岳________。②《石壕吏》按体裁分,为________古风,按表达方式分,是________诗。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造化钟神秀(聚集)B.家书抵万金(值,相当)C.浑欲不胜簪(混乱)D.二男新战死(最近)春望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2.“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说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迁移过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将早春细雨下的景色与烟柳满街的景色作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能表现这首诗的意境的一项是()A.清新自然B.壮阔雄奇C.含蓄蕴藉D.慷慨悲凉参考答案1.kānyùshuāizànzì2.①杜工部集杜甫泰山华山衡山②五言叙事3.C4.B(一)1.唐杜甫2.战争3.残破凄凉4.见“要点详析”(二)1.七言绝句2.草色遥看近却无3.对比早春郊野景色的美丽迷人4.A第二篇: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3、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吟、瑟”2个生字。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诗句。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朗读、理解并背诵《望天门山》和《山行》两首古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在诗句中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录像(长江波涛翻滚的景象)教学过程:一、学习《望天门山》1、学习诗的前两句:在预习中,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设问: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小结:是啊,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它显示出的力量是神奇的,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想象着这幅动态的画面,读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来!再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你有什么疑问吗?围绕上述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可以深入想一想,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连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感受一下“山”的雄姿和“江”的汹涌,两相辉映,这种大自然的杰作令人震撼,要努力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2、学习后两句。一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再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青山、孤帆、太阳)自己读读这两句诗,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设问:你如何理解诗句中“出”这个字的含义?3、语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吟诵诗句。根据历史考证,《望天门山》写于725年冬天.当时正值初冬,北风呼啸,李白身上加了棉衣又上了船,顺江东下,到了长江中游楚国地带的当涂(今安徽省)。这里长江两岸有两座山,隔江对峙,合称天门山,长江碧水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大概是因为天冷的原因,江上的行船并不多,李白望见,有一片孤帆从天边飘来。李白站在船头吟唱《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教师用话音和手势提示学生进入角色,自由诵读古诗。)二、学习《山行》1、质疑问难预习中,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订正字音:石径斜(xia)生(sheng)处理解难词含义:石径斜:不正,弯曲不直。(教师通过板画,帮助学生想象: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这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白云生处:白云形成(出现)的地方,指山的高处。(引导学生翻看书中插图,了解“白云生处”这一特定的位置。2、品读诗句自由诵读,思考:诗人来到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眼帘?相机板书:寒山

Ch****91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