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反思(合集).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2.2万字
约39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反思(合集).docx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反思(合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反思(合集)

第一篇:《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反思在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这节课时,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在摸索中出错比在老师的扶持下永远正确更具有教育价值,因为它把学生的无知展示给他们自己看。这种错误直达心灵、催人反思。复习中,我通过“明察秋毫”这个小环节,让学生明确解决分数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只有找准了单位“1”,才能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接着,我设计了“自学时空”这个环节。我将4道类似的数学问题一次性教给学生,并提出了三点自学要求:1、找出单位“1”,做上记号。2、说出等量关系。3、列式计算。在这个过程中,身为教师的我没有给任何一名学生提示或指点。短短的4分钟很快过去了,全体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起针对三个自学要求进行了交流。统计正确率时,没有一个小组能够达到100%的正确率。这和平时教学过程中我指点以后再练习的正确率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时我注意到那些出现平时成绩很好,但这次出现了错误的学生脸上流露出一丝懊悔的神情。俗话说:爬得越高,摔得越重。这些自信满满的学生在这次猝不及防的“摔倒”中发现原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透彻。接下来的“观察对比”环节中,很明显的就能发现那些出现了错误的学生无论是思考还是听讲都格外认真。因为学生在无意中“获得”了一次出错的机会,因此他们都格外认真地去思考为什么有的算式中用加法,有的算式中用减法,有的算式中用乘法,有的算式中用除法。他们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错,才能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在学生比较深刻的理解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一组四式的独立对比练习。学生运用刚才发现的步骤和方法解决问题,正确率大大提高。从一知半解到深入理解,从有对有错到正确无误,从随意应付到认真对待,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在发生转变之时,学习质量也明显提高,并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第二篇: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十一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正确率比较高,可是一进入除法应用题的学习,数量关系就相对复杂了,所以教学时我觉得要特别重视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两节课,一节新授,一节课堂练习。上完后,学生的整体作业反馈,正确率在15℅--20℅之间,说明学生独立解决分数应用题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尽管课堂我个人感觉良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想结合课堂上学生出现的几个问题,结合家庭作业学生书写的等量关系式,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考一:学生不能正确独立解决分数应用题,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能够准确找到单位“1”,但是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首先要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找到单位“1”是画线段图的基础,学生具备了划线段图的基础,就应该借助线段图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分数应用题的能力。课堂实录,出示:美术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多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让所有学生清楚美术组比航模组多的人数是航模组的,航模组有多少人?从线段图上学生清楚的看到“美术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多”其实就是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也就是(1+)。这时解题思路就一目了然了。这里结合学生的课堂情况,可以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二:学生之所以在分数应用题出现困难,主要是几种类型混淆,我觉得应该结合教材的习题,自己重新调整练习的顺序,加大“对比”教学,充分运用对比,让学生通过分数乘法应用题理解除法应用题。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1+)可以说成航模组的(1+)是美术组的人数,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得出这类应用题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或方程”就能解决问题。思考三:课堂上,我简单进行了总结,就是已知单位“1”,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进行计算;求单位“1”,结合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进行计算,找准分率和相对应的已知数量,抽象概括数量关系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当然用方程解决也是好办法,借助方程的实例,简单总结了算术方法。这样总结好像有着较大的失误,根据学生的作业,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解。所以我觉得第二个课时的小结,是不是有点多余呢?结合新课程标准“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里也许作为老师,我有点拔苗助长了,仍然应该“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思考四:鼓励方法多样,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我结合自己的课堂认为一题多解,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我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采取多种不同的解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三篇:分数乘除法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反思(合集)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