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教育简史》之“诸子百家”教育思想归纳.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2.3万字
约41页
0
3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语文教育简史》之“诸子百家”教育思想归纳.docx

《中国语文教育简史》之“诸子百家”教育思想归纳.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语文教育简史》之“诸子百家”教育思想归纳

第一篇:《中国语文教育简史》之“诸子百家”教育思想归纳《中国语文教育简史》之“诸子百家”教育思想笔记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敏墨家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墨翟关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认识的正确性问题,还提出了有名的三表或三法。他在《非命上》先提出“言有三表”,三表或三法是“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墨家重视思维的发展,注意逻辑概念的启迪。墨翟还特别重视“强说人”的积极教育态度。墨翟主张教师要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不仅有问必答,并须“不叩必鸣”。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墨翟把道德修养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他重视劳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一些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他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他提倡勤劳和节俭,反对“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参考书目《墨子》:《修身》、《辞过》、《尚贤上、中下》、《兼爱上、中、下》、《非攻上、中、下》、《节用上、中》、《非命上、中、下》、《非儒下》、《耕柱》、《贵义》、《公孟》、《鲁问》、《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小取》、孙贻让:《墨子闲诂》,商务印书馆,上海,1936。方授楚:《墨学源流》,中华书局,上海,1937。沈有鼎:《墨经的逻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儒家:孔子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为政》),认为法治具有强制性,只能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德治具有感化力,才能影响人们的心灵,又有鉴于贵族道德的败坏和贵族世袭制度的腐朽,主张举用“贤才”,吸收平民中的“士”参与政权。还认为人才不能依靠自然成长,必须经由教育培养,故提倡“学而优则仕”(《子张》)。为此而创办私学,以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孔子的世界观有唯心主义倾向,相信“天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又说“有生而知之者”(《季氏》)。但在教育实践中,则重视“学而知之”。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造出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学特点:1.注意个性差异。经常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智能性格的差异。《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2.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孔子就是这样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引导他们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追求远大理想;由“知之”到“好之”,由“好之”到“乐之”,形成习惯系统,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是道德自觉性的高度体现。3.4.参考书目《论语》学习与思考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这已经接触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学习与行动结合。“半部论语治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史记》中的《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1982。陈景磐著:《孔子的教育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1981。儒家:孟子孟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论為基础,孟子既主张性善说,故其教育思想,皆以性善為出发点,必须存性扩性,保存善端,顺乎自然;更须注重教育环境,重视感染作用,一切以居仁由义為依归,从事品德之涵养,鼓励学者振奋志气,向上发展,以臻完善之境地。如此,教育之效果始能见效。孟子的教育方法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导接受者学习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两方面。孟子既主适应个性,因材施教,故其教授方法亦採分类法,而不是採普遍法。教学并不是一味地灌输学生知识,应是培养学生能自我觉醒,自我检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不能轻信书本上的知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强调教育要有计划、有规划。“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强调要对得来的知识加以验证,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不能轻信。“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匀速进行。“其进锐者,其退速”--强调学习要有节奏,不要忽快忽慢。儒家:荀子《荀子》:“性恶论”为基础的人性论学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修身》)“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业,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野,然而可为业。”(《荀子儒效》)从荀子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荀子所说的教育就是以“善”去教导人,倡导人,使之向善,向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方面转化。荀子非常重视学习,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语文教育简史》之“诸子百家”教育思想归纳

文档大小:3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