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docx / 文档详情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1.6万字
约30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docx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第一篇:《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根据建构主义和STSE基本原理,本课教学设计思路如下:首先,通过纸牌游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得出通过分类易于观察得到其中的变化规律,再结合化学学科中元素导入新课;接着将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按照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列表,利用图表请学生观察并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其中原子半径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以穿衣服为喻进行理解,化合价的变化通过之前学习的碱金属与卤素进行知识迁移;然后,用实验对钠、镁、铝的金属性进行探究,进而学习金属性与非金属的变化规律;最后补充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本质,并进行巩固练习和课堂总结。二、前期分析(一)、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第五章《物质结构》的第二节,共两个课时。本节课为该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本质,以及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所呈现的具体规律等内容。课程在前面几节已经介绍了原子的组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并系统介绍了碱金属和卤素,其中的知识内容及初步体现的分类思想,为本节课元素周期律中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相对抽象知识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更为接下去元素周期表和其他元素及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做铺垫,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重点:知道元素周期律的概念,描述及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教学难点:描述及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二)、学习者分析学生在课程的前面几章学习了原子的组成以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易于从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理解元素周期律。而对于碱金属和卤素等具体元素的学习,一方面初步形成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的分类思想,另一方面也具备了部分元素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的规律,易于进行知识迁移。本班学生对碱金属和卤素的学习较为扎实,并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且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并善于观察实验现象,但具体分析、表达能力不足。(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元素周期律的概念;(2)说出元素周期律的本质;(3)描述并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得出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等方面的变化规律;(2)通过运用化学语言,准确描述化学知识;(3)通过对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扑克牌,明确化学学习中分类思想的重要性,并强化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的意识;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体验化学学科的规律美以及严谨态度的重要性。三、教学准备教具:10副扑克牌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火柴、砂纸实验试剂:镁带、铝片、无色酚酞试液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将全班按照四人小组进行分组,每组同学发到一副扑克牌。10副牌均少同一张牌,其中一副按照花色排好序,其余9副打散。请学生找出每副牌中缺的那张,并比赛哪一组速度最快。[提问]针对最快找出缺失张牌的组别,提问“为什么能最快找出?发到的扑克和相邻组的扑克有什么不同?”接着,引导学生得出通过分类易于观察得到其中的变化规律,进而有助于我们学习化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结合我们化学学科中的上百种元素,请学生思考“元素当中是否存在规律”,自然过渡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元素周期律。2.图表结合,深入学习[过渡]为了便于观察研究,我们将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按照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列表5-5。教师介绍原子序数就是人们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的编号,且在数值上与这种原子的核电荷数相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请学生观察以上列表,并根据表,小组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在表5-6中:然后请同学尝试对规律进行归纳,教师补充得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层数递增,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递增,其中第一层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第二、三层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过渡]从核外电子的排布看,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增对原子半径会不会有影响?[原子半径]由于相关内容较为抽象,教师以冬天穿衣服作比喻,让学生猜测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结着请学生继续观察表5-5,分析得到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随着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教师解释电子层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