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数除法》《循环小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5节《循环小数》说课稿——单位姓名一、说教材《循环小数》安排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中,以教科书第33至34页例7和例8为主要教学内容。教材例7首先呈现运动场上运动员跑步的场景,通过解决“王鹏平均每秒跑多少米”的问题,引出400÷75的算式。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道题无论除到小数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由此让学生观察这个竖式,有什么发现。例8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出现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一次不断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规律美,简洁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写、会读循环小数。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四、说教法和学法《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我以学生身边的循环现象为导入点,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为学生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我从感性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交流等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揭示本质,理解概念,体验成功。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共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景,感知循环,引入课题。1.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自然现象?2.理解这种现象就叫做“循环”。3.引入:数学里面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循环现象呢?(二)自主探究,感知、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导入新课。1.出示题目,计算。2.教师巡视计算情况,各组汇报计算结果。3.板书计算结果,对计算过程进行展示,一起探究并发现规律。4.找出方法表示计算结果。5.出示例8,看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计算中是不是也存在这种类似的情况?6.师生共同演示计算过程。7.小结这类小数的特点,并给这样的小数取名:“循环小数”,师板书课题。(三)自学新知,并尝试应用。1.自学“循环小数”的相应新知。2.同桌交流自学心得。3.汇报学习结果。4.尝试用简便的方法写出循环小数,并正确读出来。5.指名上前板演,并正确的教读。(四)层层递进,多样化地练习。1.循环小数写法、读法练习。2.判断正误,加强概念的理解和比较。3.对已学的小数进行分类,练习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4.练习写出各种小数的近似值,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特点。5.拓展练习,在思考中感知循环小数的规律。(五)全课回顾、总结。引导对小数进行形象直观的分类,从而形成对已学知识的完整认识。(六)布置作业。课本练习七的第1题。

茂学****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