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三首》教案 第一篇:《古诗三首》教案《古诗三首》教案1.古诗三首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4.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学生自愿举手朗诵古诗。2.教师评议。3.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4.了解诗人范成大。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初读古诗,读准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3)指导书写会写字。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意。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赏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1)小组交流: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2)想象交流:①“昼”和“夜”分别指什么?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农活?③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3)指导朗读。(4)教师小结。2.赏析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3)教师引读。(4)小组交流:从“童孙”“学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了解写法。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搜集并阅读《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谈话激趣:2.简介杨万里。3.导入课题。4.理解课题。5.了解写作背景。二、初读古诗,解决字词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指导书写。(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理解词语: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引导学生总结诗意。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然后找同学说一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全班同学齐读诗歌。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1)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欣赏稚子的情趣。(2)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3)全诗形色兼具,赏心悦目;声意俱美,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4)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许多的相通之处,正是因为这样,孩童的“脱冰作戏”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学生练习感情朗读,熟读成诵。2.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六、课堂总结,拓展阅读搜集并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句。第三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文插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导入课题3.简介作者雷震。4.理解课题。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自由朗读全诗。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1)交流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①从首句中的“草满池塘”你了解到什么?②从“水满陂”你又了解到什么?③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④鼓励学生找出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中和图画上相对应的地方,看看图,再说说诗句的意思。⑤从“草满池塘水满陂”一句你感受到什么?⑥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什么?⑦“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一行里的“山衔落日”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⑧为什么要用“衔”字呢?“寒漪”指什么?“浸”是什么意思?⑨从图画上能看出“山衔落日浸寒漪”这句诗的内容吗?你能想象出这部分的图画吗?⑪教师小结。(2)交流学

海昌****姐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