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正文:《数学广角──》教学设计《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名单卡片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二)探究新知1.情景引入,课件出示通知通知学校定于下周五举行趣味运动会,请三年级各班选拔9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8名同学参加踢毽比赛。校体育组(1)了解信息。(2)师:你觉得三(1)班选拔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学生尝试回答参加比赛总人数。2.出示名单,引发认知冲突(1)课件出示三(1)班学生参加跳绳、踢毽比赛学生名单。(2)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总人数是17人吗?(3)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很快看出哪些人两项比赛都参加了?3.合作探究,体验过程(1)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可以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2)汇报交流。4.介绍韦恩图(1)介绍韦恩图的来历。(2)结合例题明确每一部分表示的含义。指生说一说。5.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解答?生尝试列式,全班交流。讲清算式的含义。6.估计:咱们班可能选拔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三)巩固练习(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的内容之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2.数学思考目标:能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3.问题解决目标:(1).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4.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2)手脑结合、学中激趣,体验合作乐趣,养成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集合思想,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且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2.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学会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操作法、直观演示法、尝试法。学法指导:1.借图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操作。2.大胆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切换笔、可以活动的姓名卡片、直尺、磁铁、双面胶、5朵红花和5个五角星。一张大白纸。学具准备:常规学具、彩笔、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激情导入,引出例题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希望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看,随后,要回答老师的提问。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奉献爱心、从小做起的微视频)师:看完这段精彩而又让人感动的画面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你应该怎么做呢?(各抒己见)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我们荔东小学的同学们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非常有爱心。请看大屏幕:这是我校三一班其中一个小组同学向灾区“献爱心”的情况。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表格,你从中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渗透奉献爱心、从小做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教育。三一班某小组同学“献爱心”的情况:生1:我发现在这次“献爱心”活动中,有捐款的,还有捐物的。生2:我发现捐款的有5人,捐物的有6人。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1:捐款的比捐物的少几人?生2:捐物的比捐款的多几人?生3:捐款的和捐物的一共多少人?2.设问质疑,引发冲突师:参加捐款捐物的一共有多少人?如何解答?生:11人、10人、9人。师: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生:里面的同学重复了。师:哪里重复了?(李彤和任一,课件闪动。)看来这张表格不能让我们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多少人?那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在不改变题意的前提下,将表格中的名字作以调整,让人们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多少人?为此,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可以随意活动姓名的表格。请看黑板:(揭示黑板上的活动表格)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去调整表格?二、小组交流,探究新知1.分组讨论、调整表格。(各组代表汇报、操作、展示)方案一:师:你觉得你们组这样摆有什么好处?生:把重复的两个同学摆在前面,能引人注意。师:谁都赞同他们的摆法?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个积极探索的小组。你们组的摆法的确不错,可老师还是觉得,有时还会将总人数看成11人,哪一组还有更好

沛芹****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