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人物——著作——事件[合集5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8.1千字
约15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心理学》人物——著作——事件[合集5篇].docx

《教育心理学》人物——著作——事件[合集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心理学》人物——著作——事件[合集5篇]

第一篇:《教育心理学》人物——著作——事件《教育心理学》人物——著作——事件1、桑代克,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共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等人共同提出,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首先在形状知觉方面进行了迁移训练的实验研究。尝试-错误说2、布鲁纳,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主动性、反思性、合作性和社会文化研究。认知-结构学习论;教学设计四原则3、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4、奥苏伯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同化说5、艾宾浩斯,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6、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最早提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7、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8、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9、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全身松驰法由。10、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11、皮亚杰,建构主义发展观的提出者;道德发展阶段论12、陆钦斯,他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13、布鲁巴奇等人提出关于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14、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15、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被称为缺失需要的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16、廖世承(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7、劳伦兹,奥地利生态学家,关键期的提出者1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19、威特金,场独立与场依存的提出者:20、吉尔福德,辐合型与发散型的提出者21、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信息加工学习理论。22、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23、苛勒,完形-顿悟说;24、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提出者25、维纳,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成败归因理论26、加特纳、吉克,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关键。27、贾德,提出经验类化说28、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关系转化说29、安德森,认为产生式是认知的基本成分,由一个或多个条件——动作配对构成;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30、亚里士多德、桑代克,痕迹衰退说31、弗洛伊德,动机说;32、柯尔伯格,道德发生论(两难故事法)33、艾里斯,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理性情绪辅导34、勒温,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第二篇:《教育心理学》理论、人物、著作、练习及答案1-5:DBBCA6-10:DDABA11-15:ADADA16-18:DCB19:ACD20:ABCD小练习:1、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苛勒C、奥苏倍尔D、贾德2、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3、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B、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D、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系统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5、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卡列杰夫B、廖世承C、乌申斯基D、桑代克7、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年。A、1903B、1908C、1913D、19248、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9、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11、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育心理学》人物——著作——事件[合集5篇]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