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提纲(范文大全) 第一篇:《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提纲教育心理学新编绪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第一节一、对象和范围(一)含义: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它应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应当具备的要求;1(二)理解对象应注意:.它主要研究学校情2以.4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学习;技能也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包括知识、其研究的学与教,.3境中的学与教;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其研究序列是学与教而不是教与学。学习的迁移、各种类型的学习;学习的基本理论;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范围:(三)保持和遗忘;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二、意义(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的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历史、发展与现状第二节年美国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发端;1903一、短暂的历史詹姆士《对教师的对话》雏.年美国威廉1887形;:桑代克强调教育测量、统计分析和学科心理的研年代)20世纪1903--20二、发展阶段(一)初创时期(年代30世纪20(过渡时期(二)究;:年代)80世纪20年代—50世纪20(发展时期:(三):年代)50世纪--20《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1〈教.布鲁纳:2;,提出“掌握学习理论”)1976()和《人类的特征与学习》1956((〈学习的条件〉.加涅:3;)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1960(育过程〉.奥苏贝尔:4,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1965.安德森: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5;,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1968(〈教育心理学〉,坚持行为主义观点。)1974(三、现状和趋势.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重2.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1页89共页1第.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3视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5.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的统一;4别指导问题;过程的影响增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观察法、调查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临床个案法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第一节一、教育与学校教育.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应该包括人的一生,包括态度、行为方式、信念、价值体系和知识经验等各方面;1.现代教育观认为学校是为适应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个人社会化而建立的专门系统组织。2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化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体(一)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二)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三、教学与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和1(一)什么是教学:包括两方面(二)什么是课:.课的组成部分:内容2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包括三要素: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相互作用。(三)有效教学的指标输入;师生及学生间的相互作用;经验输出。学生和教师第二节一、学生及群体心理特征1(一)学生及学生群体)正式的学生群体:即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1(.分类: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又可分为三类:团结的、散聚的、离散的;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过程:组建阶段、形核阶段、)非正式的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因素:空间、2(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教师的指导:期望、引导、接纳、关爱等;、仪表等;类型:正面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特点:群体类似(年龄、性别、个性等)需要的互补性页89共页2第内部的一致性、情感依赖性、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了解:美国莫雷若的社会测量法;处理: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做好消极人员的工作;坚决拆散破坏团伙。二、教师心理4课堂的管理者;.3学生模仿的榜样;.2教员;.1教师角色:(一)公.6团队活动领导者;.5办事员;..权威人物。10.父母;9.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8.学者与学习者;7共关系人员;(1968)(二)教师对学生期待的作用:美国罗森塔尔《课堂中的皮革马利翁》.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2.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1(三)教师管教学生的误区.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4.过高估价奖惩的作用;3习;(四)课堂上的“讲台效应”(五)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学习兴3.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2.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1.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5.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4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2;.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等)1(六)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心理品

萌运****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