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的智慧》读书心得.docx / 文档详情
《教育的智慧》读书心得.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1.4万字
约25页
0
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的智慧》读书心得.docx

《教育的智慧》读书心得.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的智慧》读书心得

第一篇:《教育的智慧》读书心得《教育的智慧》读书心得延吉市第十二中学高新亮寒假中读了《教育的智慧》这本书,内心颇有感触。内容大概是这样的,现在不少孩子厌学,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是“应试”惹的祸,教育制度,国情,家庭,学校对学生的影响都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应尽其所能通过自身努力,让大多数孩子不再厌学,让大多数孩子喜欢学习。孩子天性中就有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世界的好奇,老师的本领就是顺其天性而诱导鼓励。智慧的教育就是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如何处理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这需要的是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的高超与否,靠的就是智慧。心急火燎,怒气冲天地抓,只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走向愿望的反面。我们常常说,教育需要智慧。何谓智慧如果说教育的智慧之源来自于可教的信念,那么,教师智慧的表现则主要靠自身的品格和才学去影响学生。鲁迅先生因为藤野先生公正无私的精神和崇高宽广的胸怀而对先生非常敬仰。鲁迅每每念及总有说不尽的感激。只有让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久不息的学习热情,教育者的指挥之源才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师才是完美无缺的。教育的智慧实际上是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又表现为一种人生的境界。作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持续精进才能领悟到教育智慧的真谛,才能了达到灵魂工程师高远而旷达的人生境界。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些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优先于“成才”,因材施教等等。道不远人,大道理就不难悟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教育的智慧,大都是缘于一些古老的智慧。古老的智慧存在于经典之中,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其实,因为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一代又一代人的社会的实践。我国主体性发展教育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我国古代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记》中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而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即做教师的必须明了教学上所以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教师要循循善诱;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加强迫;引导学生自行钻研,不加抑制;启发学生自求自得,不必事事都由教师代替而求其通达。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主体性发展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验的先行者。“他把人民看作人”提出:“生活教育”强调“自动主义”即“智育重视自学”“体育重视自强”“德育重视自治”“教学要合一”指明“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必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即好的先生必定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习、一方面研究学习、教学相长。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反思我们的教育、改变我们的教育的弊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提出“主体性发展教育”的研究。现在人们普遍追求创新,迷信所谓的“新”——“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新角色”,“新”就“时髦”,有了新课标,就当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新的班主任工作方法等等,于是新充斥在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不应排斥“新”,但问题是“如果穿新鞋走老路,如果'新'没有旧的根基,缺乏对历史的承接,所谓的'新',恐怕只是障眼的烟云,而并非货真价实的创新。”古老的智慧理解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它需要点点滴滴的浸染,涵养,经年累月的尝试,摸索,积累和深化,它是需要反复的咀嚼,再三的琢磨,需要“虚心涵咏”,做到“学,问,思,辨,行”的有机结合,才能从微言中晓其大义。正像我们生活在阳光下一样,我们也沐浴在智慧之中。我们爱智慧,追求智慧。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给学生以知识,学生知识堆砌,而智慧贫乏,接受的是意义失缺的教育,生活在意义缺失的世界里。究竟什么是智慧,可以这么初步概括:智慧是以美德为支撑的,以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综合体。智慧,有虚有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演绎着人世间一切美妙无比的事物,让人们时时感受到智慧之光的绚丽多彩。人追求智慧就是力图从一种无限的超越的视角来观看和关注人自身的生活,追求生存状态的良好,生活的幸福。智慧教育的目的正是如此:超越知识化生存和规范化生存,而追求智慧生存。智慧的特征是什么智慧的特征是喜悦,欢乐,幸福。充满智慧的人总是快乐和幸福的。喜悦是智慧之花,幸福是智慧之果。追求智慧就是追求幸福,享受智慧就是享受幸福。智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有一种幸福生活,这主要表现在对知识教育和知识化生存的超越上。智慧和智慧教育并不神秘,虚空和复杂,但也并不简单。我们不能使智慧教育简单化,不能为智慧而智慧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育的智慧》读书心得

文档大小: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