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4万字
约79页
0
4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docx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第一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2007年8月修订)(供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心理医学、麻醉、医学影像等本科专业使用)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等本科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分为两部分讲授,第一部分为生物化部分,第二部分为分子生物学部分。学时分配:理论授课总学时85学时,第一部分为生物化部分,53学时;第二部分为分子生物学部分,32学时。教材: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生物化学》(案例版)第一版(刘新光主编)。第一部分生物化学第1章绪论学习要求:一、了解生物化学发展史二、了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了解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第2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学习内容: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1.氨基酸结构与分类2.肽肽键与肽链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概念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概念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5.蛋白质的分类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别构效应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变性2.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3.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4.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5.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学习要求:一、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20种L-α-氨基酸,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特点。掌握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紫外吸收性质。掌握肽键及多肽链的连接方式,了解生物活性肽。二、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包括肽单元及一级、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三级、四级结构概念和维持键。掌握模序、结构域概念。三、熟悉蛋白质各级结构与功能关系,熟悉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血红蛋白空间结构与运氧功能关系。掌握协同效应、别构效应的概念。四、掌握蛋白质两性电离、亲水胶体、变性、紫外吸收等性质及相关概念,熟悉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和依据的性质。了解多肽链氨基酸测序的原理。第4章酶学习内容:一、概述1.酶的概念核酶、脱氧核酶的概念2.酶的命名与分类3.酶的化学本质二、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1.酶的分子组成2.酶的活性中心三、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1.酶促反应的特点催化作用,酶的专一性2.酶促反应的机制酶-底物复合物四、酶促反应动力学1.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Km和Vmax的概念2.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3.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最适温度4.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最适pH5.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不可逆抑制,可逆抑制6.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7.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五、酶的调节1.酶活性的调节别构效应和协同效应,酶的共价修饰,酶原的激活2.酶含量的调节3.同工酶概念六、酶与医学关系1.酶与疾病的关系2.酶在医学上的其他应用学习要求:一、掌握酶的概念;酶的专一性及分类;酶的催化机制。掌握结合酶、辅酶与辅基的概念;熟悉结合酶中辅酶、金属离子的作用。掌握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的概念;二、掌握酶的特异性,酶反应特点。了解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学说。三、掌握影响酶催化速度的因素,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度Vmax概念及意义;最适pH,最适温度;竞争性抑制剂结构作用特点;熟悉不同类型可逆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特点。四、掌握关键酶、变构酶的概念。酶活性变构调节的机理,共价修饰的概念。熟悉协同效应的概念。掌握酶原、酶原激活的概念;同工酶的概念;熟悉酶蛋白合成诱导与阻遏概。五、了解酶与医学的关系。第5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学习内容:一、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A、D、E、K二、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8种、维生素C和硫辛酸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碘、铜、锌、轱、锰、硒、氟学习要求:一、掌握维生素的概念、分类。二、掌握各种维生素的缺乏症并了解其机制。三、掌握B族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及功能。四、熟悉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生理功能,了解其化学本质。五、熟悉B族维生素的化学结构特点、性质与生理功能;熟悉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特点、性质与生理功能;六、掌握微量元素的定义、种类。七、熟悉各类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功能及缺乏症。第6章生物氧化学习内容:一、生成ATP的氧化体系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ATP合成酶2.氧化磷酸化概念3.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4.ATPATP循环与高能磷酸键,ATP的利用,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5.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二、其它氧化体系需氧脱氢酶、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的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微粒体氧化酶学习要求:一、掌握电子传递链的概念,组分,排列顺序,两条电子传递链。二、掌握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的概念。掌握ATP合成偶联部位。熟悉ATP合酶结构,ATP合成偶联机理。熟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三、熟悉ATP循环,高能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文档大小:4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