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路上,我与学生一路同行》.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6万字
约47页
0
4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青春路上,我与学生一路同行》.docx

《青春路上,我与学生一路同行》.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春路上,我与学生一路同行》

第一篇:《青春路上,我与学生一路同行》2.读懂学生青春的叛逆现在的学生,由于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尤其是高中的学生,思想很是早熟,要教育这些“新新人类”,首先要读懂她们,不然我们会吃了一惊又一惊。对于青春期的叛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经历过,只是身为成人的我们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了。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叛逆的倾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痛苦,才会慢慢成熟。宋丽婷20:16:47宋丽婷20:15:14不仅如此,这位家长还在许多事情上都征求孩子的意见,即使孩子提出的意见很糟糕,也会认真倾听并与她讨论。就算是非常必要的要求,也会用“我希望„”或“我建议...”这位母亲实际上是在施行一种前卫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让孩子感受被尊重的感觉。家长会上,我让这位优秀的家长和其他家长交流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样通过交流让家长们明白: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对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没有把握好,可能会害了孩子宋丽婷20:14:53我有一位学生的家长,在这方面堪称楷模。她有一个19岁的女儿,母亲和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朋友”。“她一直觉得,女儿和她是处在平等地位的,相互信任,经常交流。她说,“从小到大,女儿有什么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都会告诉我,包括学习、和同学交往等各个方面,甚至连有男生追求她,都会告诉我。她告诉我,和女儿平时的沟通是平等的,有时候因意见分歧有所争执,若事后想想是自己不对,错误地批评了女儿,便会主动向女儿承认错误。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她从不会不经思索地拒绝。即使是非常荒谬的要求,也会再慎重考虑之后,把它“当做一回事”的给予响应与讨论,找出充分的理由,让她明了自己的看法。宋丽婷20:13:491.与家长携手;家有青春期的孩子,许多家长都感到烦恼无穷,因为孩子大了,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这时,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什么都听父母的,有时甚至顶撞父母,做种种父母无法接受的事。其实,很多学生的叛逆与家教失当是有很大关系,虽然一般家长也承认孩子的叛逆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就好像毛毛虫不经过破茧而出,就无法变成美丽的蝴蝶。但是,对待自己孩子的叛逆,家长们大多不能像对待毛毛虫那样宽容:能够同情他的挣扎,期待他的成长。如:有些家长对孩子百般溺爱,事无巨细,越俎代庖(pao)。这样的学生生活能力差,唯我独尊,听不得批评和劝告,易形成“自负型”逆反心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重,产生了“受挫型”逆反心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孩子得不到宋丽婷20:11:31学生叛逆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也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在这特殊的时期老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只有脱开师者的角色,才能以一个“人”的态度去面对另一个“人”的挣扎。我从重点中学调入进修学校后,接触到的多是高中艺术班的学生,艺术生学习成绩大多较差,思想另类并且叛逆者居多,如何拯救青春期学生的叛逆与狂乱,建立起与同龄人及自身的合理认同?我的做法是:首先和家长携手,共同面对教育难题。宋丽婷20:10:33(三)我与叛逆学生智慧同行弗洛伊德曾说,“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是很正常的:行为方式自相矛盾又令人无法预料;对自己的冲动既克制又接受;热衷于模仿别人并寻求别人的认同;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理想化、艺术化,但同时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以自我为中心”。作为班主任,遭遇逆反学生时,光有“宏大叙事”不行,需要有具体的回应措施。既要会诊断,手里还必须有多种药方,知道什么类型的“叛逆”,开什么方子比较合适。宋丽婷20:09:49一种是合理的需要(如被尊重、被关注)得不到满足,因而以“逆反行为”来发泄不满,这种情况需要教育者弄清学生的需要然后满足之,逆反自然消失;还有一种其实是老师、家长的观念、做法不符合教育规律,学生本身是受害者,他们为了自我保护而“逆反”——看起来是学生跟老师、家长作对,其实是老师、家长违背了学生成长的教育规律,如果教师能自觉发现并清醒认识、改正,往往会成为老师成长的契机。宋丽婷20:08:51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学生一种抵触性、暂时性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为了表现个性、突出自我,心理学界将逆反心理称为“心理上的抗拒”。一般情况下,学生逆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故意与老师、家长作对,而是为了表现自我、保护自我或突出自我,并在内心筑起一道“防感化层”。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青春期学生逆反是正常的,逆反是每个人自我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体验逆反并接受教育的过程,对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宋丽婷20:07:10其实,所有的叛逆都来自对束缚和限制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青春路上,我与学生一路同行》

文档大小:4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