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想品德调查分析报告】.docx / 文档详情
【思想品德调查分析报告】.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3.4万字
约59页
0
5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思想品德调查分析报告】.docx

【思想品德调查分析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思想品德调查分析报告】

第一篇:【思想品德调查分析报告】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分析一、调查目的1.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在新的形势下的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针对当前德育工作出现的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新的事物,进行德育的新探索,调整德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等。2.调查小学生的思想现状,找出目前小学生存在的各种不良的思想道德的倾向,思考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缺失问题,形成小学生道德缺失的调查研究与对策。二、调查对象我校1——6年级共500人。三、调查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以育人为本,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价格,立足于儿童生活,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并将搜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五、调查结果与分析本报告通过对我校500名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热爱祖国、积极向上、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热爱劳动是小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但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突出的不足与问题。1.思想道德偏离主流价值。在我的爱国观这项调查显示,当前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偏离主流价值,有3%的学生认为身为中国人无所谓自豪不自豪,有1%的人认为身为中国人无可奈何。另一调查显示,有2%的人在参加升旗仪式时在想别的事。2.人生目标不明确,理想信念淡薄。调查显示,有27%的人认为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挣大钱,过好日子;有5%的人认为努力学习是为父母学习,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远大志向,学习动力不足。3.自我为中心。调查发现,公共汽车上有16%的学生对老人或者孕妇没有座位时视而不见;放学回家,有9%的同学认为家务是家长的事,要么觉得自己不会做而不去做,要么认为只管好自己的学习即可;有15%的同学在家长的要求下才会帮忙,并要索取一定的物质奖励;30%的同学不能准确说出父母的生日。低年级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80%的同学认为父母给我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30%的同学认为与朋友意见不统一时,要坚持自己的;17%的同学认为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他不理我,我就不理他;33%的同学,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普遍存在,小皇帝、小公主遍地开花。4.冷漠、孤僻,缺乏爱心。调查显示,17%的人极少和父母沟通,对父母偶尔问问在校的学习情况或每天上学时妈妈总是说:“路上注意安全”等言语感到太罗嗦;19%的同学遇到长辈或老师时不打招呼或假装没看见;遇到同学或他人有困难时,15%的同学不会去帮忙;25%的同学在学校组织的“手拉手、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中,认为毫无兴趣,敷衍了事;20%的同学在校园看到垃圾或看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时,会视而不见;14%的同学在学校需要他们参加义务劳动时的态度是不参与。冷漠、孤僻、缺少爱心是心理上的屏障,这种心灵上的极端表现极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六、形成原因一是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二是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三是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少年儿童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四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在我们广大农村学校尤为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七、建议1.建立正确的德育观。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方向、态度的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和道德教育(人为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的教育);狭义的德育指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⑴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⑵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⑶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2.抓落实,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实效是指实际的效果。实效性是相对于“形式”和“低效率”而言,也就是说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途径和实实在在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德育的实效性是区别于那些“空洞”、“大而泛”的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点,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情感因素,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挖掘和整合各学科教材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思想品德调查分析报告】

文档大小:5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