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一个数学研究者的自白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一个数学研究者的自白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3万字
约52页
0
4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个数学研究者的自白精编.docx

一个数学研究者的自白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个数学研究者的自白

第一篇:一个数学研究者的自白注:如下引文对PDE的评价只代表该文作者本人的观点。我觉得PDE是分析数学的本质。一个数学研究者的自白2011-08-2019:40:30上周写完了博士论文。从最初的写作到最终的出街,历时三年。博士论文写的挺长,总。正文主体发表了30页,没发表有130页。发表的部分保证了我在程序上可以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未发表的部分见证了一个人在迷惘年代的英雄梦想。花几年写的这些东西,不能指望对数学有什么意义,但对于我,它达到了自娱自乐的目的。我从没想过它是现在这个样子。二十多年前,我不想上学;十年前,我不想学数学;六年前,我没有想过学现在的方向。现在看来,都失算了。这些年是不能谈什么意义的,因为你总得选择一种方式去度过。怎样度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经历过后,和内心对峙时,你不觉得亏欠它什么。有很多朋友会问我,你们数学研究什么啊。每到此时,我都觉得很为难,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一是因为自己水平有限,二是因为,数学它很难通俗化。它不像文学,绘画,音乐等大众文艺一样,你可以通过读一读,看一看,听一听来主观感知出个好坏优劣。数学很小众,她其实就是一群虔诚者的自娱自乐和精神安慰。它的受众仅限于那些能够坚持并且还觉得可以坚持的数学研究者。因为不涉及意识形态,它与政治没有必然的联系。作为一个数学研究者,显得比较比较安全。不像文人,仗义执言易落得秦城相见;也不像媒体人,有所追求常意味被追被囚。所以,作为数学研究者,现实是允许你胸怀理想的,唯一的风险是内心的失衡甚至扭曲。除去受众的差异,我不觉得数学和其它的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探求人的心灵。几年的研究生涯,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要是约这么几个人搞文艺的人来个对话,比如请王朔谈谈写作,陈丹青聊聊绘画,贾樟柯说说电影,我想他们一定会把酒言欢,其乐融融,说不定桃园三结义。尽管艺术形式不同,但人内心那些最朴实的需要不会有所不同。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基本不会谈到数学。你要说的太专业,人家都觉得没共同语言,你要想说的很通俗,你又没有那么多积淀。所以每次他们问起,我都支支吾吾搪塞过去。大多数人对一个数学人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或者思考状态其实并不那么清楚。即便我最好的朋友们,他们也不知道我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如果要我谈点感想的话,我只想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不是那种特别能坚持的人。在这十年中,我的想法变了很多。十年前,正好高考,那时我死活都不想报考数学系。原因很简单,高中时因为很多题目做了一遍又一遍,以致我错误的认为,数学就这么多。既然都学完了,大学还去学什么数学啊。填报志愿的时候想都没想,数学直接就无视了。现在想想,那时年轻气盛,欲望很强,总觉得自己知道的就是一切,固执的有些可爱。后来上了大学,发现原来数学还有这么多啊,而且还那么有趣。于是每天花很多时间去学这东西,大三的时候转到了数学系。后来就准备保送研究生。当时我不想呆南京了,就寄了一份申请材料给北大,结果被北大拒了,说我大学前两年不是数学系的,而且成绩又不算好。当时有些失落,就想复旦我也不投申请材料了,毕竟在数学上它和北大是一个档次。心说花好长时间准备申请材料,结局还是一样被拒。要是被拒多次,那就真成悲剧了。当时幸好两个最好的朋友(虞童鞋,幸童鞋~~)极力劝说,并且还给我打印申请材料,逼着我填写,我才勉强填了。终于赶在申请复旦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在邮局关门前把材料寄出去了。就这样歪打正着,我后来就到复旦读研究生了。后来到了复旦,很喜欢念数学,第一年花了一年时间去学偏微分方程,学到一年结束,就不想学了。并不是因为学得不好,恰恰相反,我学得是最好的几个之一。之所以不想学是因为,我觉得偏微分方程它不漂亮。现在看那时的自己,像看一个乐观狡猾的小子。会惊叹那时做选择的标准,竟然是内心的审美,尽管这种审美很自以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都会变得保守,我现在很难像那时一样思考问题和看待自己。于是毅然换了方向,放弃了以前学过的所有东西,选择现在的方向,叫做复动力系统。因为本科前两年不是数学系的,很多基础课没有学。于是我就在研一和研二去学习那些本科的东西。可以说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负开始。就这样,傻逼呵呵得边读研究生边旁听本科的课程,又念了一年。学年末的时候,参加了硕转博考试。记得是三小时考12道题选6道,都对就满分。我做了6道的是时候才过一小时,觉得不踏实,又做了一道,提前交卷了,出去一看表才过了一个半小时。后来同学告诉我,我得了唯一的满分。听着挺高兴,但我心里其实已经知道满分了,因为这些事我都有把握。尽管如此,我对考试这事一直很没好感。分数是除了表明读博资格,对我没有任何其它意义的。羡慕你的人来几句„哇塞牛‟,嫉妒你的人来几句„哼切呸‟,仅此而已。它不能把一个人的未来定型,因为人生路上的很多问题,远非动动笔就能解决。这一切看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一个数学研究者的自白精编

文档大小:4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