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总结 第一篇: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总结一、公式1、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长=面积÷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长方形的长=面积÷长二、关系式:加数+加数=和因数×因数=积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每份数×份数=总数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商×除数总数÷每份数=份数减数=被减数-差除数=被除数÷商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份数=平均数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路程÷时间=速度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常用进率: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吨1000千克1000克元10角10分世纪100年12月日24时60分60秒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2月29天闰年全年366天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四、特殊的乘法式子:11×11=12112×12=144`13×13=16914×14=19615×15=22516×16=25617×17=28918×18=32419×19=36120×20=40025×2=5025×3=7525×4=10025×5=12525×6=15025×7=17525×8=200125×8=1000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被减数-减数=差加数+加数=和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再加。笔算减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再减。1元=10角1角=10分十个十是一百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二篇: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总结2012——2013年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一(一)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全班学生共有49人,男生26人,女生23人。通过一年的接触也了解,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如下:一、以课堂教学为重点: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2、上课。(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易”变“难,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3、认真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5、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

Th****8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