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第一篇: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小学美术第一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因为刚入学,对美术充满了新奇;但对色彩的色相、形体的概念分得不是很清;动手的能力也相对较弱。本学期主要是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和不同的表现方式,进一步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二、本册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教材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方面。具体课业类型有:绘画、泥塑、剪纸、欣赏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为目的,形式丰富多变。三、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目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尝试不同工具、不同的形式,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形、色创作的艺术魅力,以及设计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的美术素养和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三、教学措施:1、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2、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即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大大胆改革。4、改变评价方法,采用自己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或家长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激发学习兴趣。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课时教学内容周次课时教学内容一常规训练欣赏课二1神奇的口袋2大家都来做三3彩线连彩点四4淅沥的小雨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5闪光的烟花6美丽的印纹7纸风铃8鱼儿游游9我在空中飞10我的新朋友11花儿送老师12我做的玩具13会动的小纸人14繁忙的交通15乘上列车去画画16童话里的小屋17会滚的玩具18动物王国19办年货20动物、植物欣赏第二篇: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教学任务1、美育方面: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2、在促进智力发展和才能培养方面: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使他们逐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和良好的习惯。在绘画练习和手工制作中发展学生形象记忆和想象能力及培养手工制作能力。二、教材特点:1、强调趣味性贴金学说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3、强调探索性,采用全新的设计思路,以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共四个教学班,学生约200人,部分孩子来自私立幼儿园。四、教学任务完成措施1、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准备教具、范画及电教器具。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4、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5、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要点:第三篇: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2017--2018学)教师:汪祖花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的、有趣的、好玩的。然而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有所不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堂带来不必要的影响。二、学期教学目标和要求: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采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二)难点: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口语来表达。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3.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个性,充分

一只****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