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 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紫都台学校安妮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初步理解计数单位“十”“百”的意义。2、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和数位顺序,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教具学具表示这些数,体会100以内各数的意义。3、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发展数感。4、学习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食物,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数数,学生可以了解自然数能表示“几个”和“第几个”,感受自然数所表示的两个意义,体会自然数列的变化规律。本单元的基本思路是:1、结合现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的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数数”“估数”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3、利用直观模型“小棒”和“计数器”,帮助学生体会位值得概念。本单元知识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能数100以内物体的个数,认读100以内的数。能写100以内的数。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课时安排:7课时数花生一、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2页。二、学习目标:1.结合多种数数的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2.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三、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学习难点:在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1、孩子们,你们喜欢吃花生吗?(喜欢)2、关于花生还有一些数学知识呢,下面让我们走进花生,走进生活吧。二、引入课题:数花生探索新知活动一:抓一把花生,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的多?并说出数花生的方法。生1:我抓的是20个,我是一个一个数的。生2:我抓的是31个,我是两个两个数的。.......师板书:数花生的方法活动二:和同桌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一个一个地数,数出34个花生。两个两个地数,数出20个花生。五个五个地数,数出30个花生。十个十个地数,数出100个花生。孩子们都能正确地数出,而且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练一练”。四、课堂小结孩子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谁和大家分享一下?五、板书设计:数花生数数方法:1、一个一个地数2、两个两个地数3、五个五个地数4、十个十个地数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第2课时一、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4页。二、学习目标:1.借助小棒和小方块等模型展开数数活动,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2.通过数小棒和小方块的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三、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通过操作,认识100以内的数。学习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百”,体会“一”、“十”、“百”。四、学习过程:一、复习巩固: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数花生》,并且根据情境会数数了,你还会数吗?(会数)那么现在老师考考你们:你想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做一个报数游戏。(一个一个地数),找出两个表现好的大组,进行数数接龙。(两个两个地数),斜着进行数数接龙。(五个五个地数),我们大家一起数。(十个十个地数)二、探索新知:我们在上学期学过数小棒,我们知道一捆是10根小棒,那么两捆是多少根小棒呢?如果有多余的小棒,我们该如何表示呢?如果数数,怎么数才最简单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打开看课本,让孩子们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块,建议孩子们十个十个地数,即是每十个圈到一个圈里,这样便于孩子数数。根据数小方块,让孩子体会一百的意义。圈的时候告诉孩子一下注意事项:1、数十个;2、圈一圈;3、再数一数。老师巡视,小组交流。三、知识巩固课本“练一练”。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又进一步了解了数数,并且我们还知道了,一捆小棒是10根,一条小方块是10块,这样我们只要见到这些,就知道是十了。你学会了吗?六、板书设计:数一数每捆都是10根小棒每条都是10个方块一个圈里圈10个七、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让学生去数不同种类的物体。让学生去数选票“正”字,有意识地让学生5个5个地数;让学生去数“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有意识地让学生3个3的数……通过教学,我发现有的能按照我的预设进行数数,也有的学生仍旧是1个1个的数。2、在教学中,渗透了等差数列的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不仅会1个1个的数,还能2个2个、3个3个、

是你****岺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