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正文: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1经历了上学期的磨练,我对自己的这60个孩子已经有所了解。新的学期,再次面对他们时,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决定付诸以行动,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快乐成长。一、主要工作及措施(一)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养成好习惯1、制定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以及班级公约。上学期在制定班风、班训时,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为了真正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的小主人地位,在开学初的前两周,我们就一起制定了本班的班级公约,并研究出“约法三章”,督促孩子们遵守。2、日常管理更细致。(1)重视常规训练,促进良好班风形成,创建良好班集体。(2)开展“争夺小红旗”活动。通过“纪律”“作业”“卫生”等方面进行行为规范的评比,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3)通过抓典型,树榜样,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激励机制,形成互争互赛的竞争氛围,让学生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3、加强与家委会成员的沟通家委会是家长群体的代表,能够反映家长们的心声,上学期由于时间关系,与家委会成员的沟通有限,这样就没有及时的了解家长们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以及相应的.意见的争取。因此,本学期我们语数英各科老师都应积极地与家长们沟通,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听取孩子们在家的情况,家校携手,更好的促进孩子进步、成长。二、奋斗目标1、近期目标:让同学们以愉快的心情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中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为班级争光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远期目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树立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希望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各方面都能“更上一层楼!”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以习惯培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学习生活,初步形成正确或简单的道理价值观、社会评价标准,并以这种价值观、评价标准为尺度,将美好的认知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自主,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做新时期的合格小公民,塑造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良好的道德人格二、班级情况班级现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8人.三、工作目标(一)从细微处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与社会及自然和谐相处。(三)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扩展学生视野。(四)关注身心健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六)传承民族文化,开展有特色的社区活动,施展学生个性。四、教育措施(一)注重学生的实践操练。利用班队课、晨间活动课时间,规范学生行为。(二)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利用课间、课后休息时间,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走进学生心灵。(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每位学生在集体中寻找一个服务岗位,使班级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为同伴、为班级服务的机会,充分体验“我是班级小主人”,并以此学会与同学合作、对工作负责。(四)注重家校的联系。充分发挥《家校联系册》的作用,及时把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使家校教育保持一致;采用发短信、打电话、家访等手段,努力争取家长的理解、配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五)注重重大节日对学生的教育。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建队节、重阳节、元旦节等节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使学生建立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感,形成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五、具体工作九月份:1、打扫清洁,布置教室,做好迎接新生准备工作。2、新生报名注册,提出新学期要求,做好新学期打算。3、学习《小学生守则》,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形成良好行为习惯。4、做好新生资料登记工作。5、经典诵读活动。6、国庆放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7、召开家长会。十月份:1、庆“十.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形成良好行为习惯3、美化教室,继续抓好课堂常规教育。4、参加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5、迎接拼音过关检测。6、班级口算比赛。十一月份:1、进行勤俭节约教育。2、朗读比赛。3、期中复习和测试。4、期中优秀作业展览。十二月份:1、班级书画竟赛。2、班讲故事比赛。3、班级迎新年活动。一月份:1、欢庆元旦,优秀绘画展览。2、期末复习,期末考试。3、班级财产检查。4、学期总结。5、“安全在心中”主题活动。6、布置寒假作业。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3新的学期开始了,可以说,一年级的孩子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始,也是重要的关键时期,故从防近、防肥胖两方面做出以下计划及措施。一、近视的防护(一)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读写时保持正确体位和姿势,让学生有保护眼睛的意识,认识到眼睛的重要性。(二)措施:预防近视的措施,应从每一个孩子的幼儿期即开始做起。保

星菱****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