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子之歌__教学设计(合集) 第一篇:七子之歌__教学设计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湛江第四中学符铭第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下册《七子之歌》使用年级:七年级教学理念:通过本节音乐课的多种体验,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深化学生对祖**亲其内涵的理解,通过音乐教学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感恩觉悟。教学内容:欣赏《世上只有妈妈好》;析唱《七子之歌》;音乐知识:歌曲的情感分析、反复记号的运用;了解澳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2、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做到整体把握。教学重点:1、认识反复记号2、表现歌曲内涵及情感3、了解澳门教学难点:1、通过创新想象及对歌曲的演唱处理2、在分组创新活动中与他人交流合作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音乐基础训练【每节课必练】基本音阶:1234567i(先听弹奏一遍,后全体听唱)doremifasollasido主和弦分解:135i(先听弹奏一遍,后分组听唱)domisoldo二、教学导入a、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及展示相关的图片b、引出课题:《七子之歌——澳门》三、教学新课(展示学习目标)1、通过课件,了解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七子之歌——澳门》是一首纪念澳门回归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歌。其歌词意义深刻,歌曲影响甚大。2、分析歌曲①曲式A+B②情感真诚地倾诉思念+渴望回归的呐喊③认识反复记号,明确乐句演唱连接顺序。3、演唱歌曲跟琴唱谱——跟谱填词——完整演唱——合作演唱(强调学会用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的感情。)四、拓展探究A、了解澳门(课件播放字幕)B、抢答赛1、澳门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又是什么时候才回归祖国的?答:葡萄牙;1999年12月20日。2、澳门回归后,成为我国第二个特别行政区,其第一任行政长官是谁?我国第一个特别行政区是哪里?答:何厚铧;香港。3、澳门与我们省哪个城市相邻?答:珠海市。4、《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七处地方。5、澳门是哪一年被列为世界遗产?被重新命名为什么?答: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6、澳门的区徽、区旗的图案上用的是那种花?答:莲花。C、MTV欣赏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对这首歌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大概是从三个方面:母爱的伟大;国家的落后就会受外国列强的欺负;毋忘国耻。)六、课后作业1、为母亲唱一首歌。2、回家拥抱一下母亲。七、课堂结语:(全体学生朗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第二篇:七子之歌教学设计《七子之歌—澳门》一、激情导入(课件播放图片与音乐)孩子们,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是一座宛若花园般的城市;有这样一个梦境般的所在,它到处散发着独有的迷人气息。它历经数百年风雨,容颜不改;它遭受离愁别恨,风采依旧。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澳门。澳门的现在,满目繁华;澳门的过去,惨不忍睹。他就像一个幼小的孩子,被凶残的葡萄牙人无情地夺走,之后,便开始了泪眼模糊,日夜思念母亲的漫漫长夜。然而遭受这种厄运的,并不只是澳门一个,还有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课件出示)面对祖国遭受外国列强侵占,祖国同胞遭受欺凌,著名诗人、学者、爱国主义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愤怒不已,从而创作了组诗,并取名为《七子之歌》。(出示闻一多图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组诗的第一首《七子之歌—澳门》。二、板书课题,齐读。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七子的悲歌,走进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三、初读感知1.a)配乐范读,请同学们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b)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四、精读体会a)是啊!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是多么想念母亲,多么想回家呀!那么,你觉得诗歌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澳门想回到母亲怀抱的迫切心情呢?请马上到课文中找一找。(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板书、齐读)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发自心底的呼唤,确实让人感动。b)那么,诗歌中还有哪些语句也同样让你感动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放声地诵读,可以边读边画,也可以和你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好了,开始。汇报:(1).A理解“妈港”,看课件。那么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乃至中国人,会喜欢这个名字吗?(不会)为什么?(这是侵略者给起的名字,是澳门屈辱历史的开始)B我离开你太久了,“太久”究竟有多久?[1925-1554=371]一个孩子离开自己的母亲—有这么久了,一个孩子不叫自己的真姓—也有这么久了,你能体会他内心的感受吗?那就带着你的这种感受读这句话。(朗读指导)现在,你能理解一个失去母亲“太久”的孩子,发自心底的呼

努力****采萍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