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工作计划20101 第一篇:七年工作计划20101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组月工作计划小结一、本月工作重点本月为七年级组感恩月,重点培养学生学会说”谢谢”,您好”,“请”等敬语。从最小的事做起,同时这也是年级稳定和良好学风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上,开展各类竞赛,营造一个“自主、和谐、竞争、超越”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阵地。二、具体工作(一)德育工作1、《国学》教育能够开启智力,提高孩子的记忆力、阅读力、理解力和思维力。所以本月继续《三字经》的学习。2、感恩教育电影周,全组统一播放《沈阳市公民道德演讲团巡回演讲》。希望激发起孩子们内心的善良,也学会对周围的人感恩。3、“母亲节”“感恩母爱”活动。活动前各班通过演讲的形式评出“好妈妈”,同时要求对家长做到“五个一”即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提一个建议,帮妈妈做一件事。同时利用班会课每位同学回忆自己母爱的故事。办一期母亲的专题黑板报。还要用这个节日将提前两周进行“感恩母爱”贺卡活动进行评比和展览。本次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老师及家长的积极性。4、组报《晨露》,本月连续出版3期。5、在年级中开展节约活动。配合团委组织班会“一元钱能做什么”6、继续”三色卡”的发放,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7、配合政教处组织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参观文庙。(二)教学工作跟45分钟要效率。1、除了全组范围的点考外,以外语组为试点进行两个班级的点考,收效很大。2、备战其中考试。各班开展培优扶差活动,成立“一帮一”、“手拉手”学习小组,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整体质量。(三)班主任工作1、做好常规工作。(详见班主任一日常规)2、继续开展组内班主任共读一本书活动。3、每周定时交流,互助。(四)下月工作计划注意课程进度,以配合学校加固工程。六一儿童节活动。七年级组王影第二篇:七年级新生班主任工作计划七年级新生班主任工作计划导语:假若能够把握好,以后开展的工作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迎接他们的是全新的学习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法等。刚进入初中的初一新生从心理上对别人的依赖程度还非常高,非常需要老师及时而积极的引导。因此,做好初一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每一个初一班主任必须做好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关系到整个班集体是否能健康发展的关键。我班共有学生59人,女生34人,男生25人;住校生37人,其中女生23人,男生14人;留守儿童25人。全体学生刚到校都比较遵守纪律,有良好的班风和集体荣誉感,可塑性强。我班的学生多数认真,懂事,他们在学习方面的信心与激情都是十分浓烈的。可从小学到初中课程的增多,作息时间的变化,刚进校的他们不习惯,需要加强养成教育。之前从未住过校,年龄确实偏小,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抓纪律,培养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合作意识较差,得花精力进行团队教育。1、形成全班团结一致的班集体,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形成团结奋进,超越自我的班风。2、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确保学习成绩优异。3、强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在校内要尊重老师,主动打招呼;在参加公众场合注意班级面貌,保持安静,遵守纪律等。4、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4、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表现自己,多参加学校、班级的活动,如绘画、作文片断写作等比赛。5、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存在,做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生活上的领路人。6、在学生的自觉性和集体荣誉感上多下功夫,开展团队教育,让班级变得团结有活力。7、做好弱势学生工作。在这方面我准备多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双方共同来督促其认真学习,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学差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抓好班级一日常规的管理,实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2、每周的班会课用来总结上周工作,安排强调本周工作或者上主题班会。班会课上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3、随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本学期是“洗澡高峰期”,一定要给学生打好预防针,并可利用教学时间或班会时间教他们一些安全小知识。4、加强与科任老师的联系沟通,开学之初开一次学科教师会,之后常与教师们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教育好学生。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给各科任教师安排早晚辅5、要随时了解学生的早读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就长时间的加强训练;晚自习如无其他老师我又无特殊事,一定到班上监督并辅导学生学习。6、寝室管理上,常去学生寝室,关心学生,让他们适应集体生活,学会自立。7、利用课余、周记本等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

书生****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