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十班读书笔记(5篇材料) 第一篇:七年级十班读书笔记七年级十班读书笔记优秀学生名单刘娇娇刘续燕魏梦凡赵月张娜葛立红吴瑞杨双双张雪童光帅第二篇:七年级十班班规七年级四班规章制度一、卫生1、学校检查被扣分、组员罚10分。2、值日生没打扫卫生罚10分。3、保持地面整洁,不随地吐痰,本人及周围有垃圾者扣1分(发现一次)。4、故意放在别人座位上及周围的罚10分。二、纪律1、作业一次不交扣5分。发现抄袭扣10分。2、连续3次以上不交者叫家长并扣15分。3、上课迟到一次扣1分(一次警告、两次写说明书、三次停学一天)4、带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如手机、言情武侠小说、打火机、刀具等)进班扣50分、并通知家长及学校处理。5、上课小声说话一次扣一分、被班长点名扣5分、被任课老师点名扣10分、被班主任点名扣20分。两次反省写反思。严重扰乱上课秩序的一次值日班长谈话、第二次反省写反思、第三次搬凳子在讲台前听课、屡次不改回家休息一周。6、顶撞老师回家反省三天。7、走读生两请假(班长、班主任),住校生三请假(班长、班主任、寝管员)。请假若班主任不在需家长接走并打电话通知班主任。周日及节假日不能返校的家长需打电话给班主任。8、打架停学四周。破坏公物、谈情说爱、以大欺小停学2周。9、课间不追逐打闹,午休要保持安静。任何时候不能私自换座位。10、认真听讲,不随便讲话。非特殊情况上课期间不准去厕所。不随意走动、站立、开玩笑、喝水等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发现一次扣2分。11、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有矛盾不能解决的向老师寻求帮助。12、若私自翻阅他人物品,不经他人允许能拿他人东西者一次扣20分。第三篇:七年级十班德育工作计划七年级十班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创学习型、创新型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要在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群体上取得新进展。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科学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规律性和当代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受教育者当中,把一切为了人、帮助人、服务人作为德育工作的基本活动准则,努力创新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德育工作做到“思想品德教育要坚定,德育思路要创新,德育作风要民主,德育工作要尽责”。确定“思想道德建设要有新提高,班主任工作要有新水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有新突破,班级建设要有新进展,学校德育工作要上新台阶,德育针对性要有新成效”的“六新”工作目标。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努力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探索传统美德在平时教育中渗透,进行良知、正气、节操、胸怀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纪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二、德育目标:成德达才,教育学生立志成材。三、德育总体思路:以理想教育为主线,以重养成、健心理、讲文明为教育基础,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根本。四、德育原则:开展以“重情感、重互动、重实践”的德育原则。教育学生:学会热爱、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坚强、学会生活,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形成:人格上学会自尊、学习上学会自主、生活上学会自理、意志上学会自强、行为上学会自律。五、工作要点:1、真正把工作精力放在抓好落实这个关健上,抓好落实要有好的作风,思想的深度决定工作的力度,而精神的状态则是决定工作状态。其次,创新是我们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开创新的思路、不断尝试新的模式,德育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后,提高德育实效性是我们德育工作的目标,只有提高了实效性,我们的德育才能事半功倍。2、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为根本,按照“立志成材、好好学习、尊敬师长、诚实守纪、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的道德规范标准要求,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传统美德教育、民族精神在平时教育中的渗透,学习实施《公民道德实施建设纲要》。3、坚持执行新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经常性工作。进行校规校纪、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4、进一步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好住校生的管理工作,班主任每周至少一次到学生宿舍及时了解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生活上的问题。5、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要求每一位班主任是心理上辅导员,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建立心理咨询档案,开设心理健康信箱。上好一堂心理活动为主题的班会开放课,完成一篇心理活动课教案,关心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同时,特别关注生活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7、多关心留守儿童

篷璐****爱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