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品下册 第十七课《看社会 辨是非》教案 鲁教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1万字
约40页
0
3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思品下册 第十七课《看社会 辨是非》教案 鲁教版.docx

七年级思品下册第十七课《看社会辨是非》教案鲁教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思品下册第十七课《看社会辨是非》教案鲁教版

第一篇:七年级思品下册第十七课《看社会辨是非》教案鲁教版第十七课看社会辨是非教学内容: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第二框—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教学重点:“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课时安排:计划用三课时授完,一框一课时;辅导练习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20课时)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又是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起。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该怎样判断、辨别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又应怎样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当我们学完了本单元后,将会对这些问题做出正确的答案。2、板书课题:第十七课看社会辨是非二、讲授新课:板书框题:第一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1、生活中的是非善恶(1)感受体验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情境活动一:感知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见教材P80、81页)(大屏幕展示)※请你来分辨:①上述行为,属于真、善、美的是:镜头一、镜头四②属于假、恶、丑的是:镜头二、镜头三※观察周围的社会,列举:(见教材P81页材料)体现真、善、美的现象:护送过马路的老人、孩子;义务献血;拾金不昧;捐助贫困地区;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助残扶贫等,奉公守法、主动缴纳税款、爱护公共财物等。体现假、恶、丑的现象:仗势欺人、以大欺小;肆意践踏草坪,故意损毁公共设施、污损洁净的墙壁、在文物古迹上刻字、留言;非法侵占他人财物、偷逃税款;假公济私、收受贿赂;损公肥私等。教师赠言: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恶、丑。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2)真、善、美的关系相关链接:(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材料后教师讲述)教师赠言: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美”与“真”和“善”是联系在一起的,美以真为前提,以善为基础。只有与真和善连在一起的事物才是美的。2、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真、善、美对生活的积极影响情境活动二:感悟真善美(见教材批82页材料)(大屏幕展示)☆回想一下,自己有过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经历吗?感受如何?☆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讨论他们的事迹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指导学生初步总结出真、善、美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教师讲述: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人们对高尚的人格有着积极的向往和追求,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先进人物和集体的事迹表现为倾慕和赞扬,因而这些先进模范们的先进事迹就会对人们产生较强的感染力个影响力,促使人们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对个人的积极影响)社会是由它所包括的各个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的,而每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状况同社会风气的好坏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各个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质状况得到了改善,就会逐步形成和改善整个社会的风气,有利于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教师赠言:生活中的真、善、美能够起到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激起人么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促使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写一写:自己还知道哪些颂扬真、善、美的名言警句?把它们写出来。☆☆☆(2)假、恶、丑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情境活动三:曝光假、恶、丑(见教材P83页材料)(大屏幕展示)◎分析漫画中的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教师讲述: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现象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些现象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会使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违法犯罪。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更是给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它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致使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教师赠言:假、恶、丑现象对社会和个人特别是未成年人都会带来消极影响。案例分析:(见教材P84页材料)想一想:王宾是怎样走上“绝路”的?(受社会生活中假、恶、丑现象的侵蚀,王宾的心理失衡,价值观发生扭曲,在“大款”梦的诱惑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正是社会生活中假、恶、丑现象消极影响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例证。)三、课堂小结:(略)(按板书小结本课)四、作业(详见《资源与学案》)第二课时(总第21课时)教学内容:讲授第二框——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语: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恶、丑。而假、恶、丑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会给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致使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七年级思品下册 第十七课《看社会 辨是非》教案 鲁教版

文档大小:3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