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北师大版 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北师大版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学习目标1、了解隋亡的原因,识记唐朝的建立。2、理解把握唐太宗的主要事迹。3、掌握贞观新政的主要原因、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三、复习反馈1、581年北周外戚建立了隋朝,他就是帝。589年灭掉南方的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2、用六年时间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自北向南分为、、、四段,连接了、、、和五大水系,全长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四、自主梳理(一)唐王朝的建立1、隋朝灭亡:统治期间,连年,多次发动,其残暴统治引发了,最终导致隋朝迅速灭亡。2、唐朝建立:618年,建立了唐王朝,定都,他就是唐高祖。(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唐太宗:626年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唐太宗。用心爱心专心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3.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丞相制D.军机处4.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A.《水经注》B.《隋律》C.《齐民要术》D.《唐律疏议》5.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中,不合适的是()A、合并州县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役,减轻人民负担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6.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A、开国皇帝B、重视发展生产C、提倡节俭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7、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一位帝王经常告诫臣下的话?材料二是他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说的?(2)鉴于以上认识,该帝王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以避免“覆舟”?(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个“载舟”使得统治兴盛和“覆舟”导致统治灭亡的帝王。用心爱心专心第二篇: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北师大版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北师大版教材章节: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收集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和唐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炀帝残暴致隋迅速灭亡;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两则比较,凸显以德治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认识唐太宗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朝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贞观新政2、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1、组织学生根据课前提示预习课文。2、教师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和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二)导入新课:中国历史上有个封建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是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难得的“治世”。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三)讲授新课:一、唐王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暴虐无道隋曾经繁盛的原因是什么?(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以及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曾繁盛一时,但为何会迅速灭亡呢?请同学们在书本上提炼有关史实加以说明。(隋文帝之子杨广弑父篡位,史称隋炀帝,他大兴土木,生活糜烂,三征高丽,大败而归,修大运河时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百姓忍无可忍,纷纷揭竿而起。)隋朝的统治非常类似于哪个朝代?(秦朝,都开创了统一,但都很短命,都由于二世暴政统治激化阶级矛盾而被农民起义推翻)618年贵族李渊趁机反隋,建立唐朝。唐朝统治者会不会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呢?老百姓的生活会不会有好转呢?2、唐朝的建立(1)时间:618年(2)建立人:李渊(唐高祖)(3)定都:长安李渊原是太原留守,隋末农民大起义后,也乘机起兵。在几个儿子的帮助下,最后建立唐朝,并重新统一了全国。(4)意义:结束了

悠柔****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