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组教研计划 第一篇:三年级组教研计划2014——2015上学期三年级组教研活动计划发展河乡中心小学游云丽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总计划,以教导处的教学计划为指导,以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为重点,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素养的形成为目标,加强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做到勤学习、重研究、多交流,促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二、教研工作重点:以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为主,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打好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搞好年级教学的衔接工作。是本学期本教研组的工作重点,但本学期我们还将加强小练笔的力度,做好学习指导工作。教学工作围绕组内校本研究的课题——“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展。三、教学措施:1、加强“课标”教材的研读,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2、进行集体备课,领悟教材精髓,注重教学质量,讲究课堂实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扎实抓好课堂常规,提高效率。4、培养阅读习惯,形成好读书的风气。四、具体实施方法:1、课堂中,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学习。2.突出突出重点,刺激感官。3.发现规律,引导自主。4.看图认物,联系生活。五、工作安排:八月份:1、8月29日本组制订教研计划,确定教研工作重点,商讨具体措施;2、确定本组内校本研究课题的选题;3、备好教案。九月份:1、组内教研;2、组内学习课程标准,交流心得体会;3、9月15日数学组组织教师学习,如何培养小老师。4、就“如何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动机”进行讨论,简单交流;5、常规检查,抓好作业质量。6、第一次学生知识检测。(9月24日周四上午)7、(3月28日周五第三节课)语文组组织学习《新课标》解读材料。十月份:1、组内教研就“课堂问题的设计与落实”进行讨论,简单交流;2、课件PPT制作培训,电子白板使用培训。(4月15日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六(2)班教室熊志珍老师授课,付开龙老师协助)3、(4月20日周二上午第三节课一(1)班教室)周从珍老师上公开课(语文)。4、(4月22日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四(3)班教室)陶春艳老师上公开课(美术)。5、(4月22日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数学组组织教师和班上的课代表去听六(2)班许王丽同学组织如何组织学生学习。5、第二次学生知识检测即期中检测,任课教师根据检测情况,做出质量分析。(4月25日周五上午)6、组织组内期中考试分析。十一月份:1、(5月6日周二下午第三节课)语文组全体教师钢笔字竞赛。2、继续实施教学常规督查工作。3、“民风民俗进校园——学跳民族舞”活动。(5月13日周二下午第三节课会议室李建国老师负责)4、(5月20日周二上午第四节课一(1)班教室)梁云强老师上公开课(数学)。5、第三次学生知识检测即基础知识竞赛。(5月23日周五上午)6、组织组内教师进行识字教学研究并进行反思交流。十二月份:1、配合少先队辅导员,组织开展庆“六·一”活动。2、(6月3日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数学组组织教师观看低中年级的应用题教学视频。3、“快乐阅读,幸福从教”读书分享活动。(6月10日周二下午第三节课会议室教导处、语数各出一篇美文读)4、第四次学生知识检测即期末考前模拟。(6月20日周五上午)根据测试情况,差缺补漏,认真分析。5、召开期末复习交流研讨会。语数教师制定学科复习计划。一月份:1、制订复习计划,开展全面复习;2、做好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学期末需上交教导处的材料有:精品教案16篇、听课记录15/20篇、读书笔记、学生作文集、教学工作总结、提优补差工作总结、教学反思1篇、语文教师上交学生作文集锦、年级组长上交教研记录本、教研工作总结、班主任上交教学日志和电子白板使用记录。3、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4、总结本学期工作。第二篇:三年级组教研工作总结三年级组教研工作总结八五五农场学校小学部三年级组2011年12月一学期时光,转瞬而逝。作为三年级教研组的一员,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师们对教学的孜孜以求的工作态度,对理论学习、探究、摸索、总结的严谨态度,浓郁的学术研讨气氛。现总结如下:一、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学改革多年了,但教育教学在许多方面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课改新理念的倡导下,很多华而不实的课型还是层出不穷。例如语文教学,一开学,我们每位老师又翻出了《语文课堂评价标准》一书,进行了认真地研读,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中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为课堂教学积淀理论的基础。面对语文教学的种种现状,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不断地进行反思,我们必须抓住语文教学的主旨,把握学习语文的本质,找寻语言文字训练的规律,恢复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本着这一宗旨,我们三年级教研组确立的本年段研训主题为“学会有感情朗读课文,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希望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

又珊****ck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