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第一篇: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1.通过测量,绘图,材料加工等活动,学习使用一些常用手工工具。知道常用的手工工具的名称及用途,会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目的选择工具,会使用一些常用量具。2.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3.根据制作要求和操作示意图进行纸,木模型的制作。能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设计并制作手工作品。4.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图样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能看懂加工图样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展开图,实样图,操作示意图。能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和制作作品。能用草图或语言表现作品的构造,制作过程和设计思路,能在讨论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和制作。5.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能就作品设计和制作中的合理性,独特型及创造性作出简单评价。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作品说明书和宣传材料。二、各单元教学要求本册书安排了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活动安排了《课程表》、《小剪刀》、《排气扇》三课学习内容。《课程表》是学习运用抽拉技术制作活动的制玩具。《小剪刀》、《排气扇》则是通过支点,轮轴的作用是制作的制玩具活动起来。第二单元安排了《圆纸筒》,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立体的圆纸筒都是由平面的纸卷制而成。本单元的实践活动不仅要帮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制作出《小鸟的家》,还要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用圆纸筒制作其他物品,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审美情趣。第三单元教学以“美化墙壁”为主题,安排了《立纸花》、《盛开的花》两课教学内容。意在通过动手学习制作立纸花和纸浮雕翻船,帮助学生接触并初步了解浮雕艺术,提高手工制作技能,提高鉴赏,审美能力。第四单元教学以“礼品包装”为主题,安排了《漂亮的礼品包装盒》、《纸盒造型》两课教学内容。其中,《纸盒造型》是利用废旧包装盒为材料。意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高学生手工制作技能及观察、联想、设计创新的能力,并增强环保意识。第五单元安排了两课:《磁悬浮列车》、《卡车》。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以据提供的材料制作出磁悬浮列车和卡车的模型,还要求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造性的设计,制作不同的卡车车厢,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第六单元为节日的化装舞会安排了《面具》、《小熊帽饰》两课教学内容。一方面,学生自己动手,学习制作纸面具和帽饰,进而设计,制作其他各式化妆饰物,训练双手,活跃思维。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1.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2.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3.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4.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图样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5.能看懂加工图样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展开图,实样图,操作示意图。6.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四: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新课标》,备好每节课。2.积极进行劳动课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4.经常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18/2/26第二篇: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三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社凼小学阳伯元2012-2-8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对家务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6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厨房的膳食方面的1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7篇,有小制作方面的4篇,有认识使用工具方面的1篇,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3篇。另外结合学生实际安排一些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内容,通过指导学生劳动的制作和自我服务劳动等项目的训练和实践,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观念和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二、班级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几乎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有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了劳动技能,但有不少学生劳动技能差,劳动观点不强,家长有偏爱现象,要针对实际坚持不懈地做好劳动教育。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劳动的光荣感。2、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3、初步培养爱劳动的观念。4、使学生争做爱劳动的好孩子。5、指导学生欣赏,让学

志信****pp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