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5篇模版) 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法上,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多元对话中,培养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学法上,指导学生采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学习。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创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感受天地由混沌一片变为美丽。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制作字卡。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古代神话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2.导入:同学们,每天,我们抬起头,会看到蓝蓝的天空;踩着脚下的土地,会看到高山,会看到河流和湖泊„„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的祖先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那时科学技术不发达,还不能解释这些现象,所以就有了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相传远古时期,我们看到得这一切都是没有的,(边说边点击画面,使画面一点一点地消失)那么天地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一笔一画,把字写工整。(板书)设计意图:神话并非现实生活,而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因此,他们以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奇特、大胆、合理地想象把自然界拟人化,创造了神话。这样的导入设计便于学生初步了解古代神话的基本特点。另外,画面的配合会让学生体会到世间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二、检查预习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指读,同桌互相检查、帮助。2.检查字词。(强调“肌、肤、肢”的偏旁跟身体有关;指导多音字“血”“倒”;理解“一丈”。)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能不能用书上的语句来概括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教师小结:像这样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文章的中心句。设计意图:检查课前预习既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可以扫清字词的认读障碍,为接下来阅读文本作铺垫。三、理清层次1.交流对“创造”一词的理解。2.围绕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预设:生1: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天地是什么样的?生2:盘古是如何开天地、创宇宙的?生3:盘古后来怎样了?3.请同学们尝试按照“盘古创造宇宙之前——盘古如何开创宇宙——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之后”的顺序给文章划分一下段落。4.小组合作划分段落:盘古开天地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根据文本的意思进行段落的划分,巧妙地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四、细读课文1.指读第1自然段,教师提出阅读要求:(1)指读第1自然段,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呢?(2)引导学生理解“混沌”的意思。(与“清晰”相比较,同时配合造句理解。)2.齐读第1自然段。3.教师小结:盘古是怎么创造宇宙的?盘古创造的宇宙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自然段。4.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盘古究竟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课件出示句子)5.看看这部分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生围绕第2自然段谈体会。(1)怎样的动作是抡起、猛劈呢?(学生做动作体会)(2)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3)师生共同读这一部分,读出用力的感觉。(4)教师出示课件:“轻而清的„„变成了地。”学生齐读,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汇报文中出现的反义词,体会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轻—重、清—浊、上升—下降。)请你使用反义词说话。多亏这三对反义词帮了大忙,让我们看到了神奇的变化。(5)这些变化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吗?想象一下会有多久?怎样读才能突出时间上的漫长呢?为什么时间会如此之长呢?用“____”画一画相关的语句,慢慢地读本句,这就叫“开天辟地”。(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6.总结: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天地万物又都是怎样变化而来的呢?这是我们下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设计意图:第1自然段的教学抓住“混沌”一词,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原因,围绕“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一问题展开第2自然段的教学,为在下面的朗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作好铺垫。这样的设计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第一课时教案

春兰****8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